外媒:中國重啟古老陸地絲路 突破美國海洋包圍圈
據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3月3日報道,來自阿拉伯國家和非洲的商人與來自歐洲的買主一道,在這里挑選花哨的塑料花、發夾、手鏈、熒光棒和手電筒,用卡車運到附近的港口,裝上集裝箱貨船。
不過,去年11月,這座城市的一些商品通過另外一種方式運出:一列貨運列車隆隆駛出義烏,前往馬德里。這是全球最長的鐵路線首次通車,這條鐵路全長8000英里,沿著古老的絲綢之路貫穿中亞地區。這是在中國追逐新的跨越大洲的夢想之際建設的一個最雄心勃勃的交通和基礎設施項目的一部分。
報道稱,中國可能因為在南中國海強調島礁的領土主權和建設人工島嶼的做法讓自己以過度自信的形象示人,但事實并非如此。中國政府之所以正在將目光投向西方,恰恰是因為向太平洋方向望去,充滿了危險。
報道稱,中國感覺被美國的一連串軍事盟友包圍,這些盟友從韓國到日本,到菲律賓,再到澳大利亞。雖然中國正在迅速積聚軍事實力,美國海軍卻仍是海上霸主。一旦爆發沖突,美國軍艦和潛艇會通過實施海上封鎖,扼住中國經濟命脈。
中國政府也從正在形成的一種新的地區貿易秩序中看到了危險。美國總統奧巴馬正在為敲定跨太平洋伙伴關系投入新的精力,這一涵蓋廣泛的自由貿易協議會將12個國家及全球40%的GDP連為一體,但中國被排除在外。這一協議是奧巴馬“轉向”亞洲政策的經濟核心內容,在中國政府看來,奧巴馬的這一政策是旨在阻撓全球挑戰者崛起的冷戰式陰謀。
于是中國正在轉向歐亞大陸塊,中國的目標是“打破互聯互通的瓶頸”。
報道稱,看似不大可能實現的通過中亞——中國所說的“絲綢之路經濟帶”——向歐洲重新敞開后門的計劃正在變成一場對抗遠距離和嚴酷地理條件的斗爭。義烏到馬德里的鐵路線途經哈薩克斯坦、俄羅斯、白俄羅斯、波蘭、德國和法國,一路蜿蜒,最終抵達西班牙。它出發的地方是亞熱帶氣候,然后穿過冬季氣溫可能降至零下40攝氏度的高原沙漠和大草原。
目前中國西南部城市重慶和德國杜伊斯堡之間已經開通了貨運列車服務。位于中國中部的鄭州則和德國漢堡之間有了鐵路貨運路線。但是火車永遠替代不了輪船:火車最多能夠拉幾百個集裝箱,而大型集裝箱貨輪可以裝載多達1.8萬個集裝箱。航運的價格也要便宜得多,不過火車的速度更快。成本與速度之間的權衡讓貨運列車主要適用于運送中國向歐洲出口的像筆記本電腦這種價值較高的商品,以及它進口的像汽車零部件這樣的產品。
報道稱,中國還在籌劃開通更多的超長鐵路線路。有些計劃看起來切實可行,比如在北京和莫斯科之間開通一條高速鐵路。也有一些計劃實現起來難度極大,其中包括在北極地下開挖隧道,鋪設鐵路,途經加拿大,終點為紐約。
所有這些只是中國偉大設想的一部分:鐵路線是為了將中國經濟通過鋼鐵紐帶與鄰國的經濟聯系在一起。
正因為如此,中國向“絲路基金”先期投入了400億美元的資金,從而升級現有的鐵路線,建設新的鐵路支線,鋪設能源管道,并在沿途國家建設工業基礎設施。
報道稱,這一宏大的任務現在成了中國政府的工作重點,在一定程度上發揮了中國的某些實力。和美國可能多年來保持著主導權的西太平洋地區不同的是,中亞是可以爭奪的一個地方。
自蘇聯在1991年的解體造就了一批獨立自主國家后,該地區一直存在著權力真空。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土庫曼斯坦的執政者依然在政治上向克里姆林宮傾斜。不過這些國家的經濟前途與中國休戚相關。總體而言,這些國家對中國在發展中國家做生意的方式持接受態度:政府主導;在能源、采礦和重工業領域投資數額巨大;對環境產生嚴重影響。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跨太平洋伙伴關系關注的是服務行業,在勞動力和環境影響上有著嚴格的標準。
報道稱,對于決心重新調整中國與其他國家交往方式的習近平主席來說,退回到“駱駝與馬”的時代是一個大膽的策略。400年前,絲綢之路上長長的商隊因歐洲的貨船和這個局勢不穩定地區的軍事及政治亂局而消亡。
- 下一篇:女特工難以啟齒的私密生活:慘不忍睹
- 上一篇:古人治流感有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