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版“鋼鐵俠”:重新行走并不遙遠
殘障人士穿戴外骨骼機器人行走。 帥梅團隊供圖
帥梅不止一次聽到,有人稱呼她為“鋼鐵俠”。
現實版的“鋼鐵俠”,或許并不像漫畫和電影里那樣擁有驚人的力量,但對于截癱、偏癱、腦癱患者來說,帥梅和她的研究團隊,沒準比超級英雄更“超級英雄”。他們研制的設備,能在一定程度上幫助那些下肢運動功能障礙人士重新站起來。
帥梅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生物醫學工程高精尖中心博士生導師、研究員,也是北航外骨骼實驗室的主任。她與團隊一同研發的我國第一個外骨骼機器人,是科技部“十二五”支撐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北京市重大科技計劃的成果轉化項目。
作為我國康復機器人持續原創研發者,這個團隊研發的外骨骼機器人,被選為2022年北京冬季殘奧會火炬傳遞及火炬匯集代表,在全世界面前展示了中國科技給殘障人士生活帶來的改變。
帥梅對中青報·中青網記者說,未來的機械外骨骼,也許還會造福更多的人,發揮更重要的作用。
“一套機器人,裝著數百個傳感器”
位于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經海三路139號的陽光大艾肢體殘疾人士康復中心,看起來并不像研究基地或工廠,而更像是一個療養院。
3月22日,春分剛過,仍感料峭。幾位不良于行的患者,“嵌”在大大小小款式不同的外骨骼康復訓練機器人當中,裝有傳感器的機械腿綁縛使用者的下肢,他們在工作人員的幫助下,一步一步,向前行走。
他們是來這里做康復訓練的,需要在訓練場地不間斷地行走,達到“復健”目的。
“這一套機器人,裝著數百個傳感器。”帥梅說。
她穿行在訓練場地,眼前的使用者,有因為訓練意外而失去胸以下部位所有知覺的運動員,也有無法控制好下肢、走路步態“不正規”的腦癱兒童。
帥梅跟每個使用者打招呼,詢問他們這一次的康復體驗。這位機器人領域的工學教授,眼下看起來,倒更像是一位醫生。
“我們確實還需要再學很多醫學的東西,幸好我們很快就了解了相關領域需要的醫學知識,還得到了北京積水潭醫院、國家康復輔具研究中心等單位醫學專家的幫助指點。”帥梅說。
她從2003年開始機器人領域的相關研究。
比起“寫論文”,她對親自動手、“做一些對人類有益的產品”更感興趣。她最早研制的,是一個行走在崎嶇不平路面的仿人機器人。他們把障礙物撒到地上去,各種大小,不同高低,凹凸不平,機器人在上面自行判斷復雜情況完成行走。用帥梅的話說,要是機器人判斷不了復雜路面,它的實用性“基本上就沒有了”。
2006年之后,帥梅先是任職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自動化學院,目前是北航生物與醫學工程學院的研究員。
“中國是人口大國,老齡化問題比較突出,對于健康的需求越來越大,所以我們想在這方面發力。”她和團隊開始關注到了健康領域。
自此,帥梅一頭扎進了對外骨骼機器人的研究當中。她的一位研究仿人機器人的博士研究生總跟她念叨,說“老師,咱們要是早就研究外骨骼機器人就好了”,帥梅笑著回憶,那位學生“反復念叨了幾十遍”。
他們都覺得,外骨骼機器人是一個馬上就能為民眾帶來福利的產品,比起之前的崎嶇不平路面機器人,“對社會的貢獻會更大一點”。
不過帥梅也覺得,早期的研究還是有意義的,畢竟要是沒有前期研究的基礎,后續的研究就等于是從頭開始,會更加艱難。
帥梅說,研發團隊目前擁有5個系列9款不同的外骨骼機器人產品,訓練超百萬人次。
“他走的汗都出來了,我也看的汗都出來了”
研究團隊的攻堅過程歷時10余年,至今仍在做進一步研發。實驗室里,時不時會有凌晨3點測試的場面。
“搞科研就是這樣,到了關鍵時刻,是停不下來的,就必須得往前走。”帥梅開玩笑地提到,積水潭醫院的一位主任,經常被她半夜的電話吵醒。
作為工科人,帥梅見過無數的同行,他們身上都有個共同的特點,就是“看著傻乎乎的”。
“走到你跟前突然一翻眼睛,看你一眼,然后自己就走過去了,不跟你打招呼,因為他根本就沒看見人,這是工科人在思考問題。”她笑著說。
她自己也經常處于這個狀態,在這種狀態下攻克了無數個技術難關。每當解決掉一個卡住團隊的技術問題,他們都“特別有成就感”。
截至目前,團隊拿到了2021年中國產學研合作創新與促進獎產學研創新成果一等獎,在國際上,獲得過英國皇室“龍門創將”全球創新創業大賽中國冠軍、全球亞軍。
據帥梅回憶,北美康復工程與輔助器具協會主席有一年來中國參加展會,在他們的展臺上站了一個多小時。
美國醫學科學院外籍院士、中國康復醫學領頭人勵建安教授有過這樣一個評價:對于失去站立或行走功能、或行走功能減弱的截癱、偏癱、腦癱、老年人等,外骨骼機器人具有過去無法實現的效果。
“還可以幫助使用者重塑行走的蹲伏步態。”帥梅提到一位腦癱人士,那是一個被稱為小安琪的女孩。
在穿戴外骨骼機器人進行幾天康復訓練之后,小安琪專門走到一位研究人員的面前,對她說,“姐姐,我這15年活得不如這5天”。
研究人員一把抱住了小安琪,心里特別感動。
“孩子的大腦還在發育中,還有機會去改善。”帥梅感慨。在最初的設計中,她“還真沒想過可以適用于腦癱孩子”。
她還記得,第一位使用她研發的外骨骼機器人的,是一位脊髓損傷者。在穿上外骨骼設備之前,對方已經14年無法行走了。通過醫院的介紹,這位患者被送到了帥梅面前。
四五個小時過去,研究團隊試著讓這位患者穿上外骨骼設備,邁出第一步。
那是在北航的一間實驗室里,不到十米的距離,這位患者終于挪動了十幾年沒有抬起的雙腿,在可穿戴設備的幫助下,一步一步,走完了這段路。
“歷史性的一步啊!”帥梅翻出當年用手機錄制的視頻,一邊看一邊感慨,“他走的汗都出來了,我也看的汗都出來了。”
“把成本降下來,才能幫助更多的人”
帥梅走到電梯口,遇到一位家長,家長推著輪椅上的孩子正要離開。
“今天怎么樣?”帥梅迅速跟對方討論了起來,那位父親隨口提到,孩子在訓練過程中“睡著了”。
等帥梅回到休息區,轉身叫住幫那位孩子訓練的工作人員,她叮囑道,“下回不能讓他睡著了”。
十幾平方米的休息區,幾個年輕人或站或立,其中一位20歲出頭的年輕人,已經能脫離外骨骼機器人直接行走了。用帥梅的話說,原先“這孩子像紙片人一般,可瘦了”,如今胳膊上腿上有肉了,整個人都“變帥了”。
作為研發者,帥梅見證過許多患者,在外骨骼機器人的幫助下一步步走向康復。
這其中,有的使用者因為不能動,患有骨質疏松,身體狀況非常差,甚至出現肌肉萎縮,相比于正常人甚至老年人都差很多。
中樞神經損傷的治療,在醫學上一直是難題。在外骨骼機器人的幫助下,穿戴使用者通過訓練,用設定的仿生行走步態,在真實地面行走。這能夠促進運動功能恢復,調動穿戴使用者全身的關節肌肉運動,增強肌力、軀干控制能力、平衡和協調運動能力,同時也能增進神經系統的協調性。
在北京冬殘奧會火炬接力火種匯集儀式現場,一個名叫邵海朋的人格外顯眼。他曾因高空墜落導致截癱,雙下肢失去行走功能。如今,銀色和紅色的智能裝置支撐著他邁開雙腿,實現了傳遞火炬的夢想。
邵海朋還參加過“科技助殘”穿越“一帶一路”機器人行走馬拉松公益挑戰賽,穿戴著外骨骼機器,歷時9天,走完42.195公里的全程馬拉松,創造了該項目的世界紀錄。
來自湖南的90后女孩楊淑亭因車禍高位截癱,作為冬殘奧火炬手出現在冬殘奧會火炬傳遞過程中。在這之前,她用5個月進行了適配訓練,學習掌握下肢助力外骨骼設備。
據帥梅介紹,冬殘奧會上出現的其中一款,是最新的人工智能外骨骼機器人,基于傳感網絡和人工智能控制算法,能自動感知穿戴者的主觀行動意愿,輔助其“隨心而動”,實現快走、慢走任意切換,甚至還能上下樓梯、上下坡。
這一外骨骼機器人,主要用于行走能力有一定障礙但并未完全喪失行走能力的殘疾人,可以增強使用者肌肉的剩余力量,幫助身體恢復機能。帥梅也提到,針對完全失去行走能力的殘疾人,團隊開發出了被動式的智能外骨骼機器人。
降低成本是這個團隊的下一步研究方向之一。帥梅曾得到過機會,向政府領導介紹外骨骼機器人,在聽完功能和效果的介紹之后,領導迅速問了一個重要問題:“多少錢?”
“還是需要把成本降下來,才能幫助更多的人。”帥梅說。
- 下一篇:為了人均美女帥哥,拍攝軟件真的很“拼”
- 上一篇:晶體管小尺寸背后的大突破
- 油價跌勢“崩盤”!11月24日調整后92號汽油,11月25日麥價如何?
- 點燃數字引擎!2024滬港數字經濟協同高質量發展論壇在江橋舉行
- 順豐沖刺港股IPO,10月旺季營收勁增高達241億元
- 因提供誤導性信息,聯儲證券經紀人被罰!3家券商經紀業務5天共收5張罰單
- 世界鋼鐵協會:10月全球粗鋼產量為1.512億噸 同比提高0.4%
- 臨高開展創業成果展示交流會
- “持續是一種信仰”中國太保壽險2024年藍鯨協會年度峰會圓滿召開
- 業績增速連年下降,航空工業、中國電科的供應商今日申購 | 打新早知道
- 助力中小企業加快對接資本市場,“文化+科技”行業最新政策培訓會舉辦
- 人保健康:因傭金數據不真實等被罰22萬元,年內收多張罰單
- “百億”夢碎后,洽洽食品如何走出增長困局?
- 深入理解多重共線性: 基本原理、影響、檢驗與修正策略
- 啤酒、白酒賽道競爭加劇,華潤啤酒難尋第二增長曲線
- 國家稅務總局:1-9月支持科技創新和制造業發展減稅降費退稅超2萬億元
- 不用開股票賬戶!A500指數ETF聯接基金助力場外一鍵布局A股核心!
- A股回購熱潮繼續,A500ETF(159339)翻紅,四川長虹、聞泰科技漲停丨ETF觀察
- 美股漲勢擴大至非科技股,但財報季將有不同答案?
- 風電混塔滲透率今年將達60%,整機商或成行業主導
- 中鹽集團成員企業,復合肥龍頭今日申購 | 打新早知道
- 蘭州銀行前三季度“增利不增收”,資產質量又現波動,不良率增至1.83%達三年來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