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會員“一年可省上千元”,或涉虛假宣傳,你碰到了嗎?
近日,電商會員漲價進入快車道,自去年漲價后,騰訊視頻再次宣布VIP會員漲價,隨后京東PLUS+騰訊視頻會員年卡也上調價格。
記者注意到,目前各大電商平臺賣會員已經成了常規操作,會員費一年幾十元至幾百元不等。不少消費者稱,這已經成為沉默的成本,而且這些五花八門的會員到底能省多少錢,誰也說不清。
會員紛紛漲價,你還買嗎?
近日,騰訊視頻宣布VIP連續包月價格由20元調整為25元,連續包季價格由58元調整為68元,連續包年價格由218元調整為238元。單獨季卡、年卡也不同程度漲價。
隨后,京東PLUS+騰訊視頻會員年卡漲價,有接近京東的人士對中新財經稱,這是因為騰訊視頻VIP漲價。
實際上,近幾年,會員漲價進入快車道,此次騰訊視頻VIP漲價離上次僅僅時隔一年;愛奇藝去年也上調了VIP價格;據多家媒體報道,京東PLUS在2017年已經上漲過一次價格。
“對于此次騰訊視頻VIP漲價,如果以去年4月份之前的連續包月15元算起,至這次的25元每月,漲價幅度高達66.6%。”有網友計算得出。
有分析指出,賣會員基本成為所有電商平臺一種重要的盈利模式,互聯網行業甚至有“如果你沒有盈利模式,要么賣咖啡,要么賣會員”的調侃。
真省錢還是沉默的成本?
在線視頻VIP會員值不值難以評判,畢竟不辦會員一些影視內容無法觀看。那電商會員呢,是否也“必需辦”,究竟值不值?
天貓APP截圖。
據多家電商平臺會員介紹顯示,花幾十元或者幾百元辦的會員,平均(預計)可省超千元。例如,阿里88VIP預計年省1839元;京東PLUS平均可省1847元。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對于電商會員省錢一說,受訪者感知差異很大,有的感覺一年省下好幾千,但有的感覺覆蓋會員費都難。
“200多塊錢買了個某電商平臺會員,馬上就一年到期,現在系統顯示省了180多元。3月份省了12元。”有消費者對中新財經表示。
受訪者供圖。
還有消費者給中新財經提供的京東PLUS會員省錢賬單顯示:服務了846天,節省了1222.12元。但值得注意的是,該消費者表示,“其中PLUS專享價僅僅為365.37元,還有一些其他福利,比如百元券禮包(滿100減5元等),有時雖然領了,但和其他優惠券沖突,并不能疊加使用;還有京東問醫、京東讀書等服務我根本就沒用過。”
記者調查發現,某種意義上對比,電商會員或并沒有像宣傳那樣省那么多錢。例如,有的電商會員有購物返利,但不辦會員也有返利,只是沒返那么多;平時電商也會有滿減等活動,這個優惠很多情況下和會員的滿減還不能疊加使用,所以會員的滿減優惠根本就體現不出來。
辦了會員,甚至有時還會引發“誤會”。在2021年12月份,有消費者在美團上用兩部手機使用會員帳號和非會員帳號同步測試,結果發現會員賬號的配送費6元,而非會員賬號的配送費僅為2元。
美團官方當時回應稱,“是由于軟件存在定位緩存,錯誤地使用了用戶上一次的歷史定位,與用戶實際位置產生了偏差,導致了配送費預估不準,和會員身份無關。”
“一年可省**元”,或涉虛假宣傳
如上所述,不少電商會員對外宣稱:“預計年省1839元”“平均一年可省421元”“平均可省1847元”。這是否涉嫌虛假宣傳?
有意思的是,對同一種會員,不同平臺顯示省錢數額差異也很大。例如,京東APP顯示,辦PLUS“平均可省1847元”;但愛奇藝APP顯示,辦愛奇藝VIP+京東PLUS會員,其中京東PLUS“平均一年可省421元””。到底哪個是準確的?
北京云嘉律師事務所副主任、中國政法大學知識產權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趙占領對中新財經表示,“平均可省多少錢,這個應該是針對用戶在未辦會員時的消費而言,而且是平均值,只要電商平臺能提供相關計算依據就沒問題。”
記者注意到,還有一種是網站明確表示“一年可省**元”。例如某電商平臺顯示“超級會員一年可省3122元”。
趙占領對此表示,“這個表述可能有問題,因為用戶在辦理會員后實際能省多少是很難保證的,跟用戶本人的消費金額也有很大關系。”(完)
- 下一篇:經濟觀察:中國鋼鐵業碳中和不是盲目減產量
- 上一篇:北京市生活必需品市場貨源供應充足
- 油價跌勢“崩盤”!11月24日調整后92號汽油,11月25日麥價如何?
- 點燃數字引擎!2024滬港數字經濟協同高質量發展論壇在江橋舉行
- 順豐沖刺港股IPO,10月旺季營收勁增高達241億元
- 因提供誤導性信息,聯儲證券經紀人被罰!3家券商經紀業務5天共收5張罰單
- 世界鋼鐵協會:10月全球粗鋼產量為1.512億噸 同比提高0.4%
- 臨高開展創業成果展示交流會
- “持續是一種信仰”中國太保壽險2024年藍鯨協會年度峰會圓滿召開
- 業績增速連年下降,航空工業、中國電科的供應商今日申購 | 打新早知道
- 助力中小企業加快對接資本市場,“文化+科技”行業最新政策培訓會舉辦
- 人保健康:因傭金數據不真實等被罰22萬元,年內收多張罰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