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抗疫中的“治愈”瞬間(大健康觀察)
當前,全國疫情繼續穩定下降,但“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壓力持續存在,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復雜。要繼續以快制快處置疫情,查漏洞補短板,做好核酸篩查、流調排查和風險人員管控,盡早阻斷傳播鏈。在這個過程中,廣大醫務工作者投身抗疫一線,民眾積極配合,醫患雙方真正做到了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出現了很多“治愈”時刻——既治愈疾病,又撫慰人心。
深夜探訪水果店
4月22日以來,北京婦產醫院派出多名醫務人員加入市級流調隊伍,參與疫情防控工作。計劃生育科門診護士、主管護師王松偉就是其中一員。
面對原本并不熟悉的工作流程,王松偉用最短的時間掌握了全部流調工作內容。每次完成一組點位的流調工作后,她就會再次接到新任務,不管是深夜還是正午太陽正炙熱的時候,都要以最快速度到達現場進行現場環境及人員的樣品采集并完善流調報告。
白天雖然悶熱,但還不是太困難,深夜時分想要聯系到點位負責人就沒那么容易了。那天深夜,王松偉要前往一個病例到訪過的水果店,輾轉經過了4個人才聯系到了水果店負責人。在民警的協助下調取監控、獲取健康寶二維碼、耐心解釋并獲取店家收付款記錄,王松偉完成這些已經到清晨5點多了。
有時候,即使不在點位工作,王松偉也要不斷打電話與病例本人聯系、與病例居住社區的工作人員聯系、與病例所到地點的負責人聯系,為的就是更精準地判定風險人群,阻斷疫情的傳播。
兩個多星期的高強度工作給王松偉帶來了不小的壓力,但她咬牙堅持,最終出色地完成了支援任務。
感激之情念不完
5月14日一早,北京地壇醫院應急四區護士長郭穎和往常一樣到病房查房,患者楊女士拿出一個筆記本,拉住她說:“護士長,我有幾句心里話一直想對你們說,都寫在我的筆記本上了。”說話間她念了起來:“為了我們的康復,(你們)每天都在刀刃上行走,真心感動,為你們點贊……”字里行間寫滿了感謝。
楊女士和73歲的母親任奶奶等7位親友相繼感染新冠病毒。任奶奶一入院就來到了應急四區。剛入院時,任奶奶有發熱、咳嗽的癥狀,年齡又比較大,基礎疾病比較多,腎功能也不是特別好,電解質血鉀忽高忽低,屬于高危人群。醫院馬上組織了專家會診,積極給予抗病毒治療以及中西醫結合的治療。3天后任奶奶的體溫逐漸降至正常。護士們在照料上更是細心,每次扶著她上廁所就像扶瓷娃娃一樣小心,吃藥時每次都把水溫晾到剛剛好,看著她吃完藥才做其他的事兒。
剛開始,楊女士和媽媽不在一個病區。得知情況后,又明確了兩個人感染的病毒類別和途徑,應急四區主任常宇飛協調兩個人住到了同一個病房。
有一次,姜婷婷副主任醫師發現任奶奶治療骨質疏松的藥沒有了,她細心地叮囑藥沒有了一定要告訴醫護人員。
任奶奶說:“看著你們那么忙,特別不愿意給你們添麻煩,我這個藥多吃一次少吃一次也不礙事。”聽到任奶奶的話,姜婷婷像哄小孩子一樣數落她:“要聽話,下次可不許這樣。”奶奶則開玩笑說:“丫頭,你的聲音真好聽,有時候都覺得是我閨女呢,你也要保護好自己。”
任奶奶長期臥床,特別容易發生深靜脈血栓,超聲科的“大白們”接到通知,馬上帶著床旁超聲機出現在任奶奶身邊。第一次檢查時系統全面,時間比較長。超聲科醫生在仔細檢查的同時,詳細地給老人介紹檢查的意義和作用。后來,每隔兩天任奶奶就要做一次超聲復查,每次檢查結束,都能聽到她用力地說一聲:“謝謝,您們辛苦了!”。
楊女士因為鄰居因她被集中或居家隔離而自責、焦慮。護士們耐心勸解,幾次為她送花,沖淡她的焦慮和不安。這些點點滴滴的行為讓楊女士心生感動和溫暖,把感激之情一一寫到了筆記本上,就有了開頭那一幕。
不等核酸先救人
“嘀嘀……嘀嘀……”北京安貞醫院急診搶救室里,生命監護儀的聲音此起彼伏。
“昨日病人總數262人,內科111人、外科41人、腹痛中心9人、神內50人、心外5人……”這天上午8時,北京安貞醫院急診會議室里,數十名醫務人員整齊圍成一圈,交班準時開始。急診危重癥中心主任米玉紅仔細聆聽著各科醫生匯報患者的詳細情況,其間,她不時會停下來詢問某一位患者的病情,并與醫生探討下一步治療方案。
“再次提醒大家,咱們一定要堅持防戰結合!任何情況下,都絕不拒診患者,千萬不能貽誤病情……”疫情期間,米玉紅與科室幾位副主任、護士長堅持沖在前面,第一時間出面協調解決各種復雜問題。
在急診搶救室,最外面的緩沖區已經有好幾位患者在接受治療。“這幾位患者的核酸檢測和CT等結果還沒出來,但是病情不等人,先安排他們在這里接受治療……”說著,急診危重癥中心副主任段小春走進搶救室,那里還有20多位重癥患者。
“這邊戴著無創呼吸機的是一位心衰患者,那邊正吸著氧在透析的是一位腎衰患者,這個患者恢復不錯,這兩天就快出院了。”對于每位患者的病情,段小春早已爛熟于心。
突然,緊急情況來了。一名來自封管控區的突發急性心?;颊?,需要立刻開通急診綠色通道。接到信息后,段小春立即指揮急診醫務人員合理安置患者,一邊等待核酸檢測結果,一邊實施搶救,同時通知五樓李紅副主任,做好緩沖間接收患者準備……經過綠色通道緊急進行介入手術后,患者狀況保持平穩。
疫情,決不能耽誤病情。在無數個守護生命的24小時中,急診危重癥中心的醫務人員一次次伴著凌晨的微光開啟工作,在漆黑的深夜投入緊張地搶救……他們始終秉持著“一切為生命讓行”的醫者信念。
女孩送來手工花
又是晴朗炎熱的一天,最高氣溫達到了33攝氏度。
北京積水潭醫院中醫科侍方醫生按照醫院安排,再次參加支援核酸采樣工作。這是侍方本月第九次執行外派任務了。
他按照規范步驟熟練地穿上防護服、隔離衣,接替同事坐在工作臺前,仔細耐心地給每一位居民采集咽拭子樣本。時間接近中午,氣溫不斷上升,侍方的T恤和褲子都已濕透,但沒有影響他的每一步操作。
侍方剛給一位老人采完樣本,進行手部消殺后抬起頭時,眼前出現了一個小女孩,舉著一束彩紙小花。侍方愣了一下,旁邊社區工作人員說:“這是小姑娘做的手工花,想送給醫生表示感謝。”拿著這束花,侍方突然覺得再熱再累都值得。
從2020年8月起,侍方就開始參加外派核酸采樣工作。他曾參加過2小時內緊急出發的外派;曾走進中高風險地區連續工作3天;甚至有一次在晚上11點半接到醫院電話后,連夜開車出發奔赴核酸采樣點。去年和今年兩年間,侍方兩次進入發熱門診支援,都出色地完成了任務。
“這束花不是送給我個人的,而是送給所有參加抗疫工作的醫護人員的。”侍方深深體會到,作為一名醫務工作者、一名黨員,在疫情威脅廣大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時候,義無反顧地沖在最前線是多么的光榮。
從不抱怨苦與累
5月24日,北京胸科醫院病案統計科技師趙光磊結束了30天的外派支援現場流調任務,回到了家中。30個與病毒“賽跑”的日日夜夜,讓他難以忘懷。
4月25日,趙光磊接到任務——支援房山流調工作。中午12時,北京胸科醫院流調隊到達房山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趙光磊被分配到現場流調隊,就是要到確診病例去過的所有風險點位進行現場流調。
為了在最短時間內摸清患者發病前的暴露史、接觸人群、生活和行動軌跡等情況,任務剛開始的72小時里,現場流調隊員們克服各種困難、爭分奪秒,只為盡早到達風險點位,研判密接,最大限度減少更多人被感染的風險。
作為一名現場流調隊員,趙光磊在風險點開展流調研判的同時,還要對被研判人員進行核酸采樣,對風險區域內進行環境采樣,到確診病例家中對密接人員核酸采樣,到確診病例小區、住宅大環境采樣。
“我們從不抱怨有多累多辛苦,因為很多人都在默默地付出與奉獻。”趙光磊說,“作為一名現場流調隊員,我只是干了我該干的工作,當我不分晝夜工作的時候,社區工作人員、人民警察、志愿者等,大家都在和我們一起并肩戰斗。我們堅信堅持就是勝利,一定會取得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