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省異地就醫新規出臺 這些細則事關你我
如何辦理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
簡單來說,就是先備案、選定點、持碼卡就醫。
異地就醫前,參保人員可通過國家醫保服務平臺App、國家異地就醫備案小程序、國務院客戶端小程序或參保地經辦機構窗口等線上線下途徑辦理異地就醫備案手續;開通備案后,參保人在備案地開通的所有跨省聯網定點醫療機構均可享受住院費用跨省直接結算服務;就醫時需出示醫保電子憑證或社會保障卡等有效憑證。
5月23日,在北京市豐臺區盧溝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醫務工作者通過視頻連線的方式為預約上門治療的患者掃描電子醫保卡。新華社記者 鞠煥宗 攝
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支付政策可以理解為“就醫地目錄、參保地政策”。
也就是說,執行就醫地規定的支付范圍及有關規定,包括基本醫療保險藥品、醫療服務項目和醫用耗材等支付范圍;執行參保地規定的基本醫療保險基金起付標準、支付比例、最高支付限額、門診慢特病病種范圍等有關政策。
如何辦理跨省異地就醫備案?
除了異地急診搶救人員視同已備案,無需提交材料外,其他人員均需提供醫保電子憑證、有效身份證件或社會保障卡以及備案表。
另外,異地安置退休人員需提供“戶口簿首頁”和本人“常住人口登記卡”或個人承諾書;異地長期居住人員需提供居住證明或個人承諾書;常駐異地工作人員需提供參保地工作單位派出證明、異地工作單位證明、工作合同任選其一或個人承諾書;異地轉診人員需提供參保地規定的定點醫療機構開具的轉診轉院證明材料。
6月7日,貴州省龍里縣人民醫院呼吸科主任田廣通過遠程診斷系統查看患者的醫學影像資料。新華社記者 歐東衢 攝
目前,所有統籌地區開通了在國家醫保服務平臺App、國家異地就醫備案小程序、國務院客戶端小程序等線上辦理異地就醫備案服務,參保地經辦機構應在兩個工作日內辦結。
此外,全國120個統籌地區實現了自助備案,參保人員可以即時辦理、即時生效。
備案后還有哪些注意事項?
跨省異地長期居住的人員辦理登記備案后,只要沒有申請變更備案信息或者參保狀態沒發生改變,那么備案長期有效,沒有就醫次數限制。對于跨省臨時外出就醫的人員,臨時備案有效期不少于6個月,在有效期內可以在就醫地多次就診并享受直接結算,不需要就診一次備案一次。
目前,有些統籌地區要求備案后1年以上才能取消或變更。根據通知中的新要求,2023年1月1日起,各地變更或取消備案時限將不超過6個月。
對于來不及辦理備案的參保人,通知明確,在出院結算前補辦異地就醫備案的,就醫地聯網定點醫療機構應為參保人員辦理醫療費用跨省直接結算。若參保人出院自費結算后按規定補辦備案手續的,也可以按參保地規定辦理醫保手工報銷。
門診慢特病異地就醫如何結算?
國家醫保局相關負責人說,目前,全國200多個統籌地區實現了高血壓、糖尿病、惡性腫瘤放化療、尿毒癥透析、器官移植術后抗排異治療等5種門診慢特病相關治療費用跨省直接結算。
據介紹,具備門診慢特病資格的參保人員需要完成5個步驟,即可享受跨省直接結算服務,包括:第一步,了解個人享受門診慢特病待遇的資格;第二步,主動了解參保地門診慢特病跨省直接結算相關政策;第三步,選擇并開通相關門診慢特病跨省聯網定點醫療機構;第四步,主動告知聯網定點醫療機構自己具備門診慢特病資格;第五步,持醫保電子憑證或社會保障卡按要求進行結算。
5月9日,在南京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江北院區,陳鑫(左一)和志愿者陪伴聽障人士老陳(右二)掛號就醫。新華社記者 李博 攝
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報銷費用有哪些擴圍?
針對群眾關心的異地就醫外傷、急診搶救、住院期間院外發生費用問題,通知明確符合就醫地管理規定的無第三方責任外傷費用可納入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范圍;因病情需要到其他定點醫療機構檢查治療或到定點藥店購藥的,相關費用納入本次住院費用跨省直接結算。
此外,通知允許跨省長期居住人員在備案地和參保地雙向享受待遇。
跨省異地長期居住人員備案有效期內確需回參保地就醫的,可以在參保地享受醫保結算服務,原則上不低于參保地跨省轉診轉院待遇水平。
相關政策將于2023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
- 下一篇:小眾奶占領市場,它們真的比牛奶好嗎?
- 上一篇:養胃中的這些誤區,看你中了幾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