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巖松:有委員在人民大會堂廁所抽煙 不講究素質
演播室主持人歐陽夏丹:
各位好這里是正在為您直播的兩會特別節目,《兩會1+1》,今天節目一開始一共有兩個瞬間,一個正能量,一個是負能量。咱們還是先來看看正能量的吧,它是來自一位盲人委員楊佳一起來聽聽看。
全國政協委員楊佳:
雖然我的眼睛看不見,但可以用心來感受這一切。
正能量:盲人委員楊佳政協發言
主持人:
楊佳給人的感覺非常的優雅,也非常的自信,如沐春風,而且據說是歷屆的政協全體大會上,第一位走上講壇去做大會發言的盲人。在她走上這個講臺的過程當中,全場就已經響起了一片熱烈的掌聲,接下來我要問一問我的搭檔巖松,當時就在現場,我相信這樣的掌聲給她,不僅僅因為她是一位盲人。
白巖松:
當時我也非常非常感動,因為我跟楊佳也非常熟,過去在打交道的時候總是跟她在一起會感覺如沐春風,那今天當她走上這樣一個講臺的時候格外的不尋常,因為這是,你想想剛才你也說了,這是政協歷史當中,記憶里頭第一個走上大會發言的盲人委員。而且請注意她不是作為比如說盲人的代表或者怎么樣,她是九三學社代表的高級知識分子來發言。
那馬上也讓我想到另外的一個問題,比如說目前的中國其實殘障人士八千多萬,那么她在我們總人口的比例當中占到6%左右。那么我們可以去想在我們整個的代表和委員當中,能夠代表殘障人士成為代表和委員是否到了這樣的比例,誰幫助他們參政議政?那我覺得這個問題呢的確值得我們去思考,因此更要給類似楊佳這樣的委員而且陽光燦爛的委員去點一個贊。
好多人都會感覺她今天發言的主要內容就是講正能量,其實她本身不就是最讓人溫暖的一個正能量嗎?
主持人:
沒錯,那說完了正能量,巖松趕緊給我們說說今天負能量的事,因為我看你今天一整天都是氣沖沖的怎么回事?
負能量:誰在人民大會堂抽煙?
白巖松:
沒錯,因為一個細節讓我非常非常的覺得不能忍。為什么呢?原因是我不能忍別人也沒法忍,這個在人民大會堂開會的時候,就這幾天的時間里頭,我兩次去洗手間,去洗手間開這個蹲坑的那個位置,一開門第一次的時候看見,呦!里頭有一個煙頭而且有濃濃的煙味。當時我就有點蒙,因為誰都知道今年的兩會實行的是嚴格控煙,絕對不可以。其實平常的時候人民大會堂的洗手間里也絕對不會讓抽煙的,但是因為那是第一次我看到,因此當時我覺得這可能是一個極偶然極偶然的事件,因此也就沒吱聲。
但是今天下午我又去的時候一開門,又看見蹲坑里頭有一個煙頭,被我發現的比率是100%,雖然只有兩次,因此我回來之后就趕緊去找到了相關的工作人員。因為從種種跡象去表明那會兒是工作人員最忙的時候,幾乎不太可能,因此如果之前的那次你分不清是代表和委員,今天肯定也是一個委員抽的這個煙,我去跟工作人員聊的時候,他們也這樣搖著頭,還跟我講了其他有一些代表委員不太講究素質的一些細節,我在這就不多說了。
咱們回到抽煙的本身,我想不要說代表,或者說是委員,一個公民,那么應該遵守法律和法規,在人民大會堂的洗手間里頭抽煙是一種什么樣的一種現象?今天我就想起一句話叫“小不忍則亂大謀”,可能具有了另外的含義。怎么說呢?在小處都不能忍耐自己的那一點點癮,在謀國家大略方針的時候您能去謀好嗎?
不過在這還是希望這只是一個極偶然的事件,要給我的代表委員的同行們鞠一躬,拜托忍一忍。
主持人:
我覺得巖松接下來的幾天,你還可以特意到廁所里去看一看,你自己就是一個稽查小分隊,也希望今天能夠有更多的代表和委員們收看我們這一期節目,因為從前年開始我們就一直在說這個事,到今年呢也希望代表委員們能夠好好的管一管自己的手,管一管自己的嘴,給大家營造一個真正得無煙兩會的環境。
接下來來走進我們今天的聲音環節,其實從前天開始,在政協的全體大會上就陸陸續續有很多的委員上臺進行傳統的8分鐘發言了。其中也不乏一些很生動得很精彩的段落,那接下來的節目當中,我們將會著重的來關注和梳理這三天以來的政協8分鐘。
“八分鐘”的發言
衛小春:
如果說霧霾是國家的“心肺之患”,那缺水正成為中華民族的“心腹之患”!
范小建: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
A:
有人說熱血澎湃高利貸,錦上添花靠信貸。
解說:
三天里,全國政協的連續三場全體會議,共有47位全國政協委員,走上大會發言臺,發表了自己的主張。
全國政協委員全國婦聯副主席崔郁:
善待農民更要善待占農村勞動力65%以上的農民婦女。目前,絕大多數地方宅基地登記簿上通常只寫男性戶主的名字,包括婦女在內的其他家庭成員名字都沒有體現。這種情況下,農村婦女一旦婚姻變故,宅基地很難分割,便被“名正言順”地掃地出門。
全國政協委員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
融資難、融資貴是當前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攔路虎。融資難,中小微企業主們經常感嘆:“借貸如討飯:討一元十元叫乞丐,討一萬十萬叫借貸。”
解說:
事實上,今年兩會報名發言的政協委員有三百多人,而最終能獲得發言機會的,只有47位。因此每個發言的人都做了精心準備。他們的發言,不僅言之有物,而且契合當下的社會熱點。
盡管每人只有8分鐘,但一些精彩發言,卻贏得了全場兩千多名委員的熱烈掌聲。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協副主席 秦大河
一些地方在PX項目建設過程中,由于公眾堅信“PX劇毒”和其他原因,連續引起多起大規模群體事件,陷入“一鬧就停”的尷尬局面,給國家帶來巨大損失。
這些現象背后,反映出的實質問題是我國公民科學素質有待提高。
主持人:
可能很多的委員都想上臺做這個大會發言,因為在這樣的一個平臺上自己的聲音能夠被更多的人聽到,應有更加廣泛的傳播力和影響力,那巖松這幾年的時間你觀察下來,不變的可能是這個時常的限制8分鐘,變化的是什么呢?
白巖松:
我覺得變化的可能用這個四個解來說了,哪四個解呢?就最初的時候是解放,因為1949年政協開會的時候就有這個大會發言,包括毛澤東講了18分鐘。然后但是后來在文革期間整個就都停了,1983年的時候是鄧穎超把它又重新解放回政協當中。
那么接下來的時候它很重要的一個職責,大會發言的時候很解惑,很多的常識,很多的背景,很多詳細的調查,讓大家有“啊,原來是這么回事!”去了解。
那這兩年大家可能格外的注意,媒體特別愿意放大全會的時候很多委員的這樣一個發言。為什么呢?他特解氣,因為里頭的順口溜,一些民間的現象和他們的觀察,現場的笑聲和掌聲不斷,有很多人這是多好的單口相聲啊。
但是現在呢?在解氣了一段時間之后,注意到,今天就有好幾位委員在我身邊就說,還似乎有一些不滿足,因為覺得如果僅僅是解氣的話相聲演員也能做。那么要委員的話不僅要解氣,更重要的是要有解決,也就是解決之道。我想這個挑戰多大???因為你要是不能夠又解氣,同時又解決的話,可能聽的人都去解手了。
主持人:
所以這個語言的表達形式只是第一個層面,接下來更加重要的層面是給我們帶來的更多的解決之道,8分鐘的時間里面希望能聽到更多的干貨。那巖松今年的這個發言當中,有沒有你特別關注的?
白巖松:
當然首先就是這個大會發言越來越精彩,本身我就覺得,我預料可能未來的一些年里頭,會有越來越的記者都會去撲政協大會的這樣一個發言,那么也就給要發言的委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覺得他們也需要新的動力,因為掌聲就是一種動力,媒體的放大也是一種動力。他覺得要是沒人聽的話,僅僅是同行聽的話、委員聽的話,可能動力還小一點,現在放大氣的這種效應,因此它的動力就會增加。因此就說到了這個詞。
在這次大會發言當中注意到相當多的人都談到動力,各種各樣的發展都需要動力。其中讓我印象非常深刻的,是關于在未來中國的發展中如何讓地方政府擁有新的動力。
解說:
3月9日下午,在全國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第二次全體會議上,全國政協委員、清華大學經管學院院長錢穎一,做了“中國經濟增速下行:如何看,如何辦”的發言。在分析我國經濟增速下降的原因時,他說:“過去那種政府深度參與經濟決策的模式正在淡出,但服務型政府模式還沒建立,部分地方政府不積極作為,也是經濟增長乏力的重要原因。”
(政協發言)
全國政協委員錢穎一:
我們正處在轉型期間的中間狀態:就是政府權力并未顯著減少但做事積極性減少了,這也是導致增速下降的原因。
解說:
在今天下午,全國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第四次全體會議上,身為企業家的陳志列委員,再次提出了部分政府官員不積極作為、拖累經濟的問題。
全國政協委員陳志列:
少數腐敗官員利用手面中國的權力,設租、尋租,大搞權錢交易,有些人不給好處不辦事,給了好處亂辦事。最近,有些地方又出現了懶政怠政的不作為現象,一些官員“不吃、不拿、可也不干”,對企業家避之不見,使企業發展得不到正當支持和服務。(《積極構建健康新型的政商關系》)
解說:
面對經濟增速下降,應該怎么辦?錢穎一委員認為應該重新定義政府激勵機制,建立新型政商關系。
錢穎一:
解決政府“不作為”的辦法不是回到過去那種“作為”,而是轉變政府職能,把政府與企業的關系從“關系緊密型”轉到“保持距離型”,把政府在經濟中的作用從“參與型”轉到“服務型”。既減少政府腐敗,又把企業解放出來。
解說:
錢穎一委員說,30多年來,政府在推動經濟增長的同時,也帶來市場的扭曲以及伴隨腐敗,效率成本和社會成本都很高。眼下顯然到了一個必須改變的時候。
錢穎一:
政府的權力很大。我覺得兩方面的問題,一方面要減少政府的任意權力,建立政府的權力清單,這件事要加快。第二方面,就是要很快的學習,學習政府在比較使用權力小的范圍之內,但是要有所作為,為企業創造很好的環境。
主持人:
我們看到在剛剛的這個短片當中有幾個詞出現的頻率很高,比方說像激勵機制,積極作為,減少政府的任意權利等等。巖松你看很多的代表委員們認為在這個改革的過程當中,政府職能的轉變是非常關鍵的一點,你怎么看?
白巖松:
其實這我想起當初看到經濟學家張維迎先生說過的一句話,說經濟學里頭最重要的一個首先一個基礎那就是驅動力的問題,那么其實對于中國目前的發展來說,在可見中長期的階段里頭。雖然我們強調市場經濟和市場無形的這種手,配制資源的力量等等等等;但是政府依然發揮著不可替代的極其重要的作用。
那么可能過去的時候會有一些亂象,比如說像今天的委員在這個發言的時候會講到,有一些個別的地方干部可能做事的動力是什么呢?他的動力就是有利可圖的事要干,親朋好友的事要干,收了好處的事要干。
但是現在在反腐這種高壓的態勢下,很多人不貪了,但可能也不干了。這個時候怎么辦?的確,我們注意到其實黨和國家領導人也非常在意,你看習近平、李克強、劉云山在這次兩會當中也多次表達,比如說談到了這個簡政放權,但不是說簡單就扔了,你得能接住它,有些事還得管。在政府工作報告當中也一次又一次的談到懶政、怠政,要嚴肅處理等等。然后劉云山也會去強調,領導干部的這種執政能力,包括領導能力該怎么樣去進一步提高等等。因此我覺得這是一個非常大的這種命題。
主持人:
但是接下來巖松你看,這個問題又來了,我們不僅僅是要在思想上達成一種共識,怎么樣才能讓官員更加的有動力,更加的有作為,在制度上如何去保障,讓它具有可操作性。
動力
白巖松:
每錯我覺得我們所有的人都應該達成一種共識,這種共識就是當然政府部門需要一種新的動力,那這跟過去的時候去比較,你比如說過去的一些動力是什么?潛規則的事咱們不去談了,那些本來就不該成為動力。但是比如說對GDP的追求,城市面貌等,他也的確有他自身的一種榮譽感和成績在這。但是現在GDP的崇拜正在慢慢的消退,需要尋找到新的替代的這種能力,包括一些參照性。那可能從這4個方面去說,比如說責任、監督、榮譽還有利益,這4個層面可能都會比較務實的有非常參照的東西,讓很多地方的官員尋找到新的動力,我覺得在整個頂層設計的時候要考慮這些問題,只有動力更足了,等于給前行的車上安裝這種馬達。
如果我們現在說是要強調責任感,同時也要有監督,但是如果在現實當中,比如說養老的保險,制度,或者說工資的情況,在明規則的前提下,包括榮譽感,不僅有領導的這種認可,包括來自百姓的掌聲怎么樣更好,我覺得也是他們的一種動力。我覺得接下來都要思考,因為中國的前行需要政府起作用,政府更好的起作用需要有非常看得見摸得著的動力。
主持人:
剛才巖松談到的很多個環節都是不可或缺的,來自各個方面的一個動力。其實整個改革就是一個環環相扣的過程,任何一個環節不作為就會導致整個鏈條停滯不前,再這樣一個過程當中,我們每個人都應該主動的去制造動力,而不是形成阻力。
改革需要動力,前行也需要榜樣,尤其是在現在這樣深入反腐的今天,領導干部的榜樣尤其可以給我們帶來更多的啟示和引領。那接下來就要走進我們今天的一張既讓人感動,又讓人懷念的面孔。他去世已經10年了,但是每次一提他,總是讓人肅然起敬,讓我們一起來走進原財政部的部長,吳波。
面孔:吳波
解說:
當反腐成為今年全國兩會代表委員們熱議的話題時,3月8日,人民日報用要聞版追憶了一位已經故去十年的老同志——財政部原部長吳波。隨后,中紀委網站、光明日報等主流媒體也相繼聚焦這位放下房子、看淡票子的老人清正廉明的一生。
北京西四大醬坊胡同20號,一個普通的北京小院,有些狹窄甚至是破舊,吳老在這里住了47年。
吳波生前秘書王沈京:
我到他這兒來報到的時候,院子里的青磚鋪地,很多都已經裂了,房上邊長了一些荒草了
解說:
老房子年久失修,吹風掉灰、下雨漏雨,而當時任職財政部部長的吳老舍不得花錢為自己翻修房子。
原財政部部長項懷誠:
當時平房已經漏了,我要給他修一修,我不是給你蓋新房子,我是給你修補修補,他都不干。
解說:
直到1999年,他離休后,財政部按政策分給他兩套單元房,他才從年久失修的平房搬進了樓房,萬壽路西街甲11號院。當時,房改開始,按照政策,吳老可以用低價購買分配的住房,吳老專門召開家庭會議,就此房立了遺囑。
(以下為遺囑內容,配音要符合情緒)
我參加革命成為一個無產者,從沒有想過購置私產留給后代。因此,我決定不購買財政部分配給我的住房。在我和我的老伴過世后,住房立即歸還財政部。
樓繼偉:
那時候大家都忙著算自己差多少面積,我要花多少錢有人甚至兩口子干脆分家了。
解說:
做一個無產者,不給子女留私產。2003年,97歲的吳老臥病在床,但對房子交公的事情仍然放心不下,病榻之上,他又立下了第二份遺囑。這一次,是專門寫給時任財政部部長項懷誠的。
(以下遺囑內容,配音注意情緒)
懷誠同志。我要求我的子女不要向財政部伸手,在我老伴過世后,我的住房必須立即交還財政部。
項懷誠:
他是個無產者他不追求私產他的追求,我們照辦、執行,是對他這種追求的尊重,對一個革命者的一種理念、理想的一種尊重。
解說:
2005年2月20日,吳老去世,享年99歲。按照他的遺愿,2月25日,遺體告別后的當天下午,吳老的子女就召開家庭會議向財政部上交房產。
解說:
長者已逝,精神猶存。3月9日,在第一篇追憶吳波的文章發出后第二天,人民日報要聞版再次刊文追憶,這一次,文章的標題為:他就在身邊,從未走遠。
主持人:
一身正氣,兩袖清風。生活當中的很多個細節讓我們每次看到聽到的時候都非常讓人震動。但是巖松我也聽到了一些人有疑問,有的人會說吳老是不是有點太較真了,有點過了,你怎么看?
白巖松:
我覺得這是他一輩子追求,其實吳老走的時候已經99歲了,長壽者。但是如果用《道德經》里的一句話來說他更長壽,因為道德經里說“死而亡者壽。”就是離開了但是并沒有在人們心中去消失那是更久的長壽,你看他已經離開了我們10年了,但是很多人都記著他,記著的就是這種追求,包括這種精神。
舉幾個細節吧,要不你比如說,他從來沒用自己的關系去安排孩子。他的大孩子是在甘肅的舟曲工作,一的時候他就跟大兒子說甭回來。是。然后兒子就在舟曲一直干到退休。他的老戰友想把他兒子調到蘭州他都沒讓,然后離世的時候他剩下的存款是5萬1,他媳婦剩下的存款是5萬9,加起來才10萬塊錢,而且最后這房子交完了之后呢他是政策上是他應該買的,但是沒幾年,他那房子其實萬壽路那快的房產是4、5萬一平米,因此價格都是千萬,但是都是對他來說完全不在意,而且一定要交出去。
我覺得今天念叨念叨這個老人,可能在目前這個時代下,不能強調所有人都是無產,但是在他對無產追求當中蘊藏的某種精神,換到什么樣的時代里,誰會不尊敬他呢?
主持人:
所以他的精神是永存的,他去世的時候,雖然存款只留下了幾萬多塊錢,但是這種精神的財富讓世人受益無窮。現在的領導干部也應該以他為鏡子來照一照,反觀自己做的怎么樣。
80%
好了最后一點時間來關注一下今天節目選擇的一個數字,它是來源于全國政協常委員黃潔夫,在談到中國的器官捐獻的問題的時候,他說到從去年開始實際上我們在中國就已經有80%的器官移植來自于公民的自愿捐獻了。那么今年我們國家取消了利用死囚的遺體來進行器官捐獻,在1月1日到3月3日,中國公民捐獻器官是381例,差不多將近1000個器官和去年同期相比是翻了一番。
巖松你看這樣的一個數字其實業帶來一個積極的信號,積極的變化,是不是人們的觀念和意識已經在慢慢的轉變?
白巖松:
沒錯,的確我們有一個比較難堪一點的過去,但是有它的一些現實的原因?,F在我們告別了那個難堪的過去,而且現在增長的數字來說,讓我們看到很大的一種希望,但是最重要的是他是否是可持續,這需要中國人在生死觀上,對死亡的態度,尤其是這種親屬然后去怎么樣去孝順或者說尊重這種意愿。我覺得對于全社會說,都存在著一種很大的挑戰。不過我們樂觀的期待。
主持人:
這的確是涉及到一個中國人千百年來的一個傳統的文化和價值觀的問題,但是現在我們看到隨著時代的發展和進步,可能有更多的人也在慢慢的轉變自己的意識,哪怕今天有更多的人能夠坐下來問一問自己,去世以后是否愿意用自己身上的某一部分的器官去照亮他人的生命。這種思考本身也會是一種進步。期待看到更多積極的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