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加強老年人疫苗接種問題
老年人接種新冠疫苗風險有多大?獲益有多少?日前,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有關專家就群眾關心的加強老年人疫苗接種問題進行了解答。
問:有老年人認為,目前接種新冠疫苗有些晚了。接種之后多久能夠產生抗體?
答:疫苗接種之后要產生保護作用,確實需要一定時間。一般接種疫苗之后能夠產生抗體是在一周到兩周的時間,但是如果要產生比較高水平的抗體,全程免疫之后大概在4周左右。加強免疫之后產生抗體的時間更快、更短,產生的抗體水平也更高。
問:第二劑次加強免疫接種人群范圍是什么?
答:疫苗接種是疫情防控的重要措施和手段。現階段,我國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復雜,老年人等高風險人群持續面臨被感染的風險。近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對新冠病毒疫苗接種策略作了進一步調整和完善,感染高風險人群、60歲以上老年人群、具有較嚴重基礎性疾病的人群和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在完成第一劑次加強免疫接種滿6個月后,可進行第二劑次加強免疫接種。希望符合條件的人群積極接種、主動接種、盡早接種。
問:有人認為接種新冠疫苗并沒有預防效果,而且無法阻止反復感染,認為沒有必要接種新冠疫苗,如何評價這種觀點?
答:接種疫苗可以預防感染、預防發病,也可以預防重癥和預防死亡。目前來看,新冠病毒疫苗在預防重癥和預防死亡等方面效果非常顯著。大量監測和研究顯示,不接種疫苗的話,尤其是在老年人當中,以及在慢性基礎性疾病的人群當中,不管是發生重癥還是死亡的風險都是非常高的。如果全程接種疫苗以及加強接種,就會把這種風險大大降低。
問:和青壯年人群相比,老年人接種疫苗以后的不良反應發生率是更高還是更低?
答:疫苗的不良反應,第一跟疫苗的特性有關系,第二跟一些人的特殊體質有關系,這些人接種疫苗之后就會出現與預防接種無關的反應或一些事件。不良反應包括一般反應和異常反應,不良反應當中絕大多數都屬于一般反應,極少數的是異常反應。從目前監測到的情況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接種新冠病毒疫苗后,不良反應總體報告發生率略低于60歲以下的人群,嚴重的不良反應發生率和其他人群發生的情況也基本類似,在百萬分之一以下。
問:老年人接種疫苗的猶豫現象比較普遍,認為跟社會接觸比較少,在家獨居,沒有必要接種疫苗。如何看待這一現象?
答:獨居不意味著與社會完全隔絕。現在病毒傳染性非常強,傳播速度非常快,傳播過程又隱匿。在這種情況下,對任何人包括獨居老人來說,感染的風險在增強。假如老年人一直不接種疫苗的話,重癥和死亡的風險在不同年齡段的人群當中將最大。老年人重癥和死亡風險高有兩個原因:一是隨著年齡增長,免疫力在衰退;二是因為大多數老年人都有基礎性疾病,在感染了新冠病毒之后,也會導致這種基礎性疾病有加劇的風險,所以還是建議盡快完成接種。
問:有些老年人此前想接種疫苗,但是由于基礎病等原因被評估為不符合要求。這是否意味著不能接種新冠疫苗了?
答:在接種疫苗過程中,我們有一個絕對的禁忌,就是接種疫苗之后出現過嚴重的過敏反應,后續對于這種疫苗就不能再接種了。在前期因為基礎性疾病在評估過程中不能接種疫苗,絕大多數屬于緩種。如果老年人有基礎性疾病,在前期處于急性發作期,經過一段時間治療以后處在穩定期,或者因為特殊的治療不能接種疫苗,等特殊治療結束了,都可以考慮接種。
問:有老年人擔心有接種禁忌而不敢接種。目前有哪些接種禁忌?
答:從國內外新冠肺炎研究和臨床實踐表明,60歲以上,特別是80歲以上的老年人,有基礎性疾病的人,感染新冠肺炎病毒以后容易發生重癥甚至危重癥,因此這些人接種疫苗獲益最大。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印發的《加強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種工作方案》中,明確了老年人的接種禁忌,包括四類:一是既往接種疫苗時曾發生過嚴重過敏反應,主要是過敏性休克和喉頭水腫;二是因嚴重慢性疾病生命已經進入終末階段;還有兩類是緩種的,急性感染性疾病處于發熱階段的和嚴重的慢性疾病處于急性發作期的。比如,正在化療的腫瘤患者、出現高血壓危象的患者、冠心病患者心梗發作、自身免疫性神經系統疾病處于進展期以及癲癇患者處于發作期。為了更好地做好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種工作,我們要求各地科學做好接種禁忌的判定,規范接種實施,并做好醫療救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