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科學家通過紅外光上轉換 實現高效太陽光合成
發布日期:2023-02-08 來源:科技日報 瀏覽次數:207
核心提示:記者7日從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了解到,該所吳凱豐研究員團隊在量子點光化學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率先實現了低毒性量子
記者7日從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了解到,該所吳凱豐研究員團隊在量子點光化學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率先實現了低毒性量子點敏化的近紅外至可見光的高效上轉換,并將該體系與有機光催化融合,實現了高效快速的太陽光合成。相關研究成果2月7日發表在《自然·光子學》上。
基于太陽光開展能源轉化和工業生產,是解決全球能源危機、助力我國實現“雙碳”目標的重要路徑之一。太陽光中蘊含著大量的紅外光子,這些光子不為人眼所見,且能量較低,通常難以有效轉化和利用。膠體量子點是一類溶液法生產的理想捕光材料,它們的吸光范圍很容易被拓展至紅外波段。同時,吸光后的激發態量子點能夠參與豐富的光化學轉化過程,生產太陽燃料或者精細化學品。
紅外光到可見光的上轉換,在能源、醫學、國防等諸多領域具有重要意義。比如對太陽能電池而言,上轉換能使器件可以有效利用陽光中大量的低能量紅外光子,顛覆性地提升太陽能轉換效率。在前期研究中,研究團隊深入系統地研究了量子點敏化有機分子三線態的動力學機制,探索了這些新機制在光子上轉換、有機光合成等領域的初步應用。此次研究中,團隊聚焦于銅銦硒基近紅外量子點,該類量子點相對綠色環保,可用于替代劇毒性的鉛基近紅外量子點。
團隊制備了硫化鋅包覆的鋅摻雜銅銦硒核殼量子點,有效解決了該類量子點缺陷多和穩定性差的難題。研究人員在量子點表面修飾羧基化的并四苯分子作為三線態受體,并采用紅熒烯分子作為湮滅劑,構建了溶液相上轉換體系。該體系成功實現了近紅外至黃光的上轉換,量子效率高達16.7%。
在此基礎上,該團隊將該上轉換體系與有機光催化融合,將上轉換產生的紅熒烯單線態直接用于“原位”有機氧化、還原、光聚合等反應,巧妙避免了上轉換光子傳播至溶液表面所經歷的量子點重吸收損失。得益于近紅外光子的有效利用和量子點的寬譜吸收特性,該上轉換—有機催化融合體系可在太陽光下高效快速運行。實驗表明,在室內窗臺上,幾秒內即可實現丙烯酸酯的光誘導聚合。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 油價跌勢“崩盤”!11月24日調整后92號汽油,11月25日麥價如何?
- 點燃數字引擎!2024滬港數字經濟協同高質量發展論壇在江橋舉行
- 順豐沖刺港股IPO,10月旺季營收勁增高達241億元
- 因提供誤導性信息,聯儲證券經紀人被罰!3家券商經紀業務5天共收5張罰單
- 世界鋼鐵協會:10月全球粗鋼產量為1.512億噸 同比提高0.4%
- 臨高開展創業成果展示交流會
- “持續是一種信仰”中國太保壽險2024年藍鯨協會年度峰會圓滿召開
- 業績增速連年下降,航空工業、中國電科的供應商今日申購 | 打新早知道
- 助力中小企業加快對接資本市場,“文化+科技”行業最新政策培訓會舉辦
- 人保健康:因傭金數據不真實等被罰22萬元,年內收多張罰單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