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信心、穩預期:5%左右經濟增長目標兼顧當前和長遠
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之年,做好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意義重大。在此背景下,今年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特別是經濟增長目標,倍受各界關注。
3月5日上午,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開幕。會上,提請會議審議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2023年國內生產總值預期增長為5%左右。
多位專家學者在接受人民網采訪時表示,這一增長目標符合我國經濟增長的實際情況,既回歸當前的合理增速區間,又充分考慮到經濟運行中存在的長期挑戰,傳遞出經濟發展穩中求進的信號,有益于社會各界提升信心、穩定預期。展望2023年,要有效利用豐富靈活的政策工具,形成共促高質量發展的合力,推動經濟運行整體好轉。
怎樣看待5%左右的目標?
綜合考慮現實條件與長遠發展
3月6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權威部門話開局”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對于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5%左右的GDP增長目標,國家發改委副主任趙辰昕在發布會上表示,實現黨的二十大確定的目標任務,需要在提高發展質量效益基礎上長期保持合理經濟增長。同時,統籌推進擴大就業、改善民生、防范化解風險等工作,也需要保持一定的經濟增速。
趙辰昕表示,5%左右的預期目標符合經濟運行走勢,符合經濟發展規律,也有利于引導各方面更加注重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此外,各地的發展信心、采取的舉措,為目標實現創造了條件、打下了基礎。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副部長馮俏彬對人民網表示,推動經濟運行整體好轉的一個標志,就是讓經濟回到潛在增速附近。5%左右的增長目標考慮到了這一要求。另外,要實現2035年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也需要今后一個時期保持5%左右的增速。因此,今年5%左右的經濟增速是既基于現實,也面向未來一個時期的合理目標。
全國人大代表、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副院長田軒對人民網表示,今年國內生產總值預期增長目標的確定,是在客觀、全面分析國內外形勢的基礎上,綜合考慮了穩大盤、挖潛力、保民生、防風險等各方面因素的結果。隨著優化防疫政策、穩定房地產市場、推動平臺經濟發展等政策出臺和落地,疊加去年的基數相對不高,今年經濟增速相比去年增加是大概率事件。
去年年底,我國經濟運行已經呈現企穩態勢,今年年初,經濟發展也顯著回升。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月份,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回升3.1個百分點,新訂單指數為50.9%,高技術制造業、裝備制造業等重點行業PMI不同程度上升,景氣水平均有所改善;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4.4%,重返擴張區間。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發布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預計,2023年中國經濟增速將從2022年的3%回升至5.2%。
畢馬威中國首席經濟學家康勇在接受采訪時表示,“5%左右”的經濟增長目標,仍明顯高于大多數主要經濟體增速。例如,IMF預期今年全球經濟增長2.9%,美國增長1.4%,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增長4%,都低于中國的增速目標。今年中國消費有望加速修復,科技創新和綠色轉型推動制造業投資,基建投資增速有望保持平穩,中國經濟有望再次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主引擎。
如何實現5%左右的目標?
加強政策協調 形成發展合力
當前,我國各項政策加快落地,存量、增量政策工具陸續推出,穩經濟一攬子政策和接續措施持續加力,為市場主體送來“及時雨”,確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趙辰昕表示,下一步,將做好五個方面重點工作:一是加大宏觀政策調控力度,保持政策的連續性協調性、增強有效性針對性;二是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三是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不斷激發發展動力活力;四是統籌發展和安全;五是落實落細就業優先政策,強化基本公共服務,持續保障和改善民生。
在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首場“部長通道”采訪活動上,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金壯龍表示,今年工業經濟發展有不少有利因素,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決定性勝利,存量政策、增量政策疊加發力,會進一步釋放市場主體活力、釋放居民消費潛力、釋放產業升級動力,今年工業經濟有望回升向好。
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2023年要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保持政策連續性針對性,加強各類政策協調配合,形成共促高質量發展合力。
馮俏彬表示,目前,經濟增長存在的問題是有效需求不足。要通過政策對各領域消費場景及消費條件進行改善,同時積極運用財政及貨幣政策工具,不斷加大拉動內需的力度;要利用政策舉措改善投資條件和投資環境,吸引外資;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并積極融入全球新的經濟秩序重構中。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32.8%,相較資本形成50.1%的貢獻率偏低。因此,提振消費對中國當下及未來經濟復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去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著力擴大國內需求”放在2023年經濟工作的首位。同時,《擴大內需戰略規劃綱要(2022—2035年)》《“十四五”擴大內需戰略實施方案》接連出臺,從戰略規劃和實施路線雙重角度予以布局,標志著擴大內需戰略正式進入政策落實與實施階段。
“赤字率擬按3%安排;擬安排地方政府專項債券3.8萬億元……”圍繞財政及貨幣政策,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一系列安排。馮俏彬表示,財政、貨幣這兩大常規政策,同時結合產業政策、社會政策等一起發力,共同推動經濟運行整體好轉,全年達到5%左右的預期增長目標是完全可以實現的。
田軒表示,政府工作報告對于“穩信心、提動力、挖潛力”,進行了一系列精準部署,政策應圍繞以下幾方面重點展開:優化民營企業發展環境的各項舉措力度和精度要進一步加強;在短期增加居民收入、中長期著眼提高民生保障的同時,加大新型和高質量服務消費供給,擴展消費空間;財政政策投放應聚焦需求側與居民端,出臺在規模和范圍方面均超常規的政策組合。
市場監管總局最新統計顯示,截至2023年1月,我國市場主體達1.7億戶,這些主體是經濟運行的“細胞”單元,是經濟發展的力量載體。中小微企業與個體工商戶,是具有中國特色的數量龐大的市場主體。全國登記在冊的個體工商戶達1.14億戶,約占市場主體總量三分之二、帶動近3億人就業。
“量大面廣的個體工商戶作為我國產業鏈供應鏈的‘毛細血管’和市場的‘神經末梢’,在推動經濟發展、帶動就業增收等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是穩增長穩就業的底氣所在,更是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活力、潛力和韌性所在。”上海社科院研究員、原副院長,南通大學長三角現代化研究院院長何建華對人民網表示,擴大內需、激發消費,需要發揮有效的政策工具的舉措,切實拓展就業渠道與增加廣大普通勞動者收入,提升社會消費信心,使我國巨大的市場潛力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源頭活水。
- 下一篇:跨境電商正在“雙向奔赴”
- 上一篇:@中小企業,今年這些惠企政策重點來了
- 油價跌勢“崩盤”!11月24日調整后92號汽油,11月25日麥價如何?
- 點燃數字引擎!2024滬港數字經濟協同高質量發展論壇在江橋舉行
- 順豐沖刺港股IPO,10月旺季營收勁增高達241億元
- 因提供誤導性信息,聯儲證券經紀人被罰!3家券商經紀業務5天共收5張罰單
- 世界鋼鐵協會:10月全球粗鋼產量為1.512億噸 同比提高0.4%
- 臨高開展創業成果展示交流會
- “持續是一種信仰”中國太保壽險2024年藍鯨協會年度峰會圓滿召開
- 業績增速連年下降,航空工業、中國電科的供應商今日申購 | 打新早知道
- 助力中小企業加快對接資本市場,“文化+科技”行業最新政策培訓會舉辦
- 人保健康:因傭金數據不真實等被罰22萬元,年內收多張罰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