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場景營造 公園喜煥新貌
綠地多了,還要讓群眾可感、可享。近期,住建部印發通知,開展城市公園綠地開放共享試點工作,在公園草坪、林下空間以及空閑地等區域劃定開放共享區域,完善配套服務設施,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搭建帳篷、運動健身、休閑游憩等親近自然的戶外活動需求。
公園改造煥新貌,滿眼秀色入畫來。公園功能和顏值的雙雙提升,使人們看得見綠意,游園更方便,暢享充滿詩意的生活空間。
提質增綠,用生態綠筆扮靚城市
“太美了,忍不住想拍照。”自從新改造的“開元畫卷”綠化景觀在河南省洛陽市開元大道與長興街交叉口西南角亮相以來,很多市民在游覽時忍不住發出這樣的贊嘆。
今年3月,洛陽市城管局對開元湖公園東北角一塊1200平方米的綠地進行了“微改造”,改造后的綠地通透舒朗、色彩靚麗。一條石子鋪就的小路曲徑通幽,兩側9組花境散布其間,詩意盎然。花鏡內栽種的有繡球、黃金菊、礬根、魯冰花、飛燕草等花卉,開花植物種類豐富,花色靚麗多彩。
開元湖公園東北角綠地“微改造”,施工、設計都由園林綠化工人來進行。洛陽市城管局園林綠化中心副主任王松濤介紹,此前,這塊綠地種植有廣玉蘭、雪松、大葉女貞和八角金盤等植物,因生長時間長、枝葉郁閉,景觀效果不佳。此次“微改造”后,移走了部分過于密集的樹木,并采用花境、龜背模紋、汀步礫石等造景元素,層次更加豐富,色彩更加靚麗,受到市民喜愛。
“‘微改造’打造出了通透精致的園林景觀,當游客沿著蜿蜒的汀步園路走進該作品時,如同在畫中游覽,故取名‘畫卷’,寓意洛陽發展絢麗如畫。”王松濤說,除“開元畫卷”外,洛陽市園林綠化部門還精選地點,利用點狀、組團式布置造景手法,打造了“江山如畫”“伊水環繞”“沙海綠洲”等20多處景觀,讓道路綠化景觀煥然一新。同時,對城市區50條主干道的綠化進行提升,把一路一景、一草一木變為城市名片,讓市民和游客盡享綠色之美。
像洛陽“開元畫卷”綠地一樣,近年來,多地公園從小處著手,植入地域文化元素,通過“微改造”實現“精提升”,提質增綠,用生態綠筆扮靚城市。
作為湖北省武漢市首個5G公園,常青公園通過實施凈化水質、調節微氣候、維持生物多樣性等措施,不斷推進濕地“數智化”養護,使公園呈現出富有生機的美麗景觀。
常青公園濕地養護技術人員介紹,園區內的鏡湖濕地是水生態治理改造的重點。“首先對湖泊進行了筑壩抽水和分段式清淤,把湖底的腐殖質、雜質都進行一次清除,再通過湖底栽植水生植物,投放一些魚蝦貝類和食藻蟲、微生物菌群,共同構建水下自然生態系統,從而實現自我凈化的功能”。
常青公園5G智慧管理系統利用數字賦能,還可實時監測空氣質量、水體質量、土壤干濕度,并利用這些監測數據開展公園養護管理。改造后,湖岸邊烏桕、紫薇、垂柳等樹木和清澈的湖水構成一幅幅絢爛景色。
堅持用生態綠筆扮靚城市,不僅要對生態環境進行修復,更要持續放大生態優勢。目前,多地推進“拆墻透綠”計劃,公園與城市空間實現有機結合,讓人們能夠在城市中詩意棲居。隨著一項項“增綠點翠”工程啟動,城市生態系統通過公園聯結起來,一幅幅“城在綠中、綠在城中”的美麗圖景徐徐展開,綠色成為城市發展的動人底色。
完善設施,打造綠色共享空間
漫步在很多城市的大街小巷,隨處可見一片片別具特色的公園綠地。通過完善基礎設施,家門口的公園滿足了居民游憩、社交、運動等多方面需求,開辟出全新的綠色共享空間。
在廣東省廣州市,創新公園新打造的“運動天地”成了附近居民休閑的好去處。“以前一家人就很喜歡來創新公園觀賞花海,現在公園升級改造后,不僅可以賞花,還可以鍛煉,一舉多得。特別是籃球場,家里小朋友特別喜歡。”市民李先生說。
據了解,為了滿足群眾的健身需求,創新公園新建了一個面積約1200平方米的運動廣場和面積約5000平方米的足球場,運動空間、健身器械、休閑設施等一應俱全,成為市民健身娛樂的幸福空間。為方便游園,結合健身空間特點,公園還對緩跑徑以及園路進行了優化改造,通過增加園路兩側砌石,鋪設藍色透水混凝土路面、調整緩跑徑寬度、坡度、彎度等形式,提升生態景觀效果,提高使用舒適度。
“創新公園增加了體育設施后,我們早上起來在公園里轉一轉,沿著跑道慢跑一圈,感覺整個人舒心不少。”附近居民花姨對創新公園贊不絕口。
再看福建省福清市,夜色中,位于福清市龍江畔的兒童公園、市民休閑公園在燈光的映襯下,宛如一幅夜間畫軸,光彩奪目。公園內,一條條“聲光互動投影燈”步道搭配著美妙的音樂,呈現出一幅幅生動有趣的互動場景,孩子們在炫彩的“光影萬花筒”中奔跑、玩耍。
“聽,是海浪的聲音!”“媽媽,快來和我一起踩字母,真好玩!”“快看快看,現在又變成小魚游來游去啦!”在市民休閑公園里,一條50米長“海浪拍岸”聲光互動投影燈步道備受歡迎。沿步道安置的投影機,將影像投射地面形成海浪拍岸的動態場景,搭配海風、海浪的立體音效讓游客市民如身臨其境。
公園的另一條40米聲光互動投影燈步道設置有荷塘月色、鳳凰于飛、步步生花等多種主題影像。據工作人員介紹,聲光互動投影燈主要依靠人影走動,觸動感應區域從而產生互動效果。而兒童公園的聲光互動投影燈步道設置的主題則較為童趣,主要包括表情包、飄字母、切水果等,趁著夜色前來游戲的孩子們紛紛沉浸在這充滿科技元素的世界之中,感受科技與自然結合帶來的別樣美感。
“今后我們將繼續完善公園基礎設施,同時緊扣城市環境新變化,堅持公園景觀性和功能性同步抓,增加一系列項目建設,給市民打造一個更加美麗舒適的公園環境。”福清市園林管理處相關負責人表示。
多地公園在升級改造中還巧妙利用不起眼的閑置空間,既滿足了市民高品質生活需要,又通過強化場地功能,豐富市民游園體驗。
在山城重慶,棲霞鎮棲霞公園成了附近居民肖本芳點贊的對象。“這里以前是荒坡,現在修了一個廣場,配有籃球場,還有健身場所。我們天天都來這邊跳舞,真的既干凈又舒適。”每當夜幕降臨,棲霞公園就準時響起節奏歡快的歌曲聲。肖本芳經常在晚飯后與社區姐妹相約,一起在公園里伴著歌聲跳起舞蹈。
棲霞鎮以人居環境整治和場鎮環境整治為契機,利用場鎮邊角地,新建社區“口袋公園”、小游園,通過“微功能”服務居民健身休閑的需求。新建設的“口袋公園”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不僅增設了綠化帶和公園長椅,還是個集綜合體育場、文化活動廣場、兒童活動區、健身區為一體的綜合性公園,讓周邊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健身、休閑的樂趣。
融入文化,傳承城市歷史文脈
公園建設不局限于“見縫插綠”,還要融入文化元素,傳承城市歷史文脈。各地公園積極打造“綠化+文化”的休憩空間,把藝術融入生活,讓游客在觀景中感受水清岸綠的生態美景下蘊藏著的深厚文化底蘊。
在北京市昌平區,改造提升后的大運河源頭遺址公園于今年4月正式對外開放,再現了元明時期白浮泉歷史文化風貌,千年文脈繪出的水韻新畫卷正徐徐展開。經過整修,清澈的泉水從9個青石雕刻龍口中噴涌而出,流入深潭,“龍泉漱玉”盛景重現。游客在公園可以參觀白浮泉遺址、九龍池、都龍王廟等文物景觀,還可以觀賞“鷺影臺”、聆泉處等景點,豐富了游園體驗。如今,大運河源頭遺址公園已成為傳承保護大運河源頭歷史文化資源的重要場所,開園2個月來,接待游客超過16萬人次。
“之前聽說過大運河源頭遺址,但沒想到就在家門口的公園里。現在,改造后的公園環境特別好,通過各種講解和布置,讓更多的人了解白浮泉遺址。”市民崔源偉說,公園里綠樹成蔭、小橋流水,傍晚時分,她時常在此散步,在休閑中體味老北京的傳統文化。
據昌平文旅集團大運河事業部相關負責人介紹,公園在完成都龍王廟、龍泉禪寺、九龍池及碑亭文物修繕基礎上,增加了長流惠澤、山水清音景點以及運河源、引水臺、聆泉處、讀泉圃四處節點,與昌平新城濱河森林公園融為一體,形成山水相映的空間布局,成為市民體驗歷史文化、休閑游憩、健身鍛煉的重要場所。
“后續,昌平區將開發研學課程、公益講堂等水利科普實踐活動,常態化舉辦讀書會、論壇、沙龍,以及‘運河源 白浮韻’主題活動,傳承運河文明、講好運河故事、傳播運河文化。”該負責人說。
是公園,又不只是公園。近年來,“公園+”“+公園”的多功能疊加新理念在許多城區公共空間落地,融入地域文化基因的游覽空間正悄然發生著變化。
在江蘇省無錫市,近期,古運河畔的運河公園展露新顏,城市與藝術在此邂逅。更新后的運河公園A區,重塑了沿河界面,彰顯了文化底蘊。“此次更新采用分片式,完成一部分改造就出新一塊風景,全部升級后,一幅‘新版’運河岸景將揭開面紗。”無錫城建發展集團城投公司總師辦主任范吉嬰介紹。
藝術主題是此次公園更新的一大特色。運河公園的改造提升融入了公共藝術元素,籌劃了公共藝術大展,讓藝術點亮城市,溫暖城市。“無錫阿福”登上了圓筒糧倉、太湖漁網圍成了迷宮空間、一滴滴放大的“水滴”彰顯著這座城市靈動通達開放進取的水文化……以地域文化為靈感,公園內新增了1座城市大型主題雕塑及15座公共藝術雕塑,挖掘運河、江南及無錫地域文化,將藝術公園建設融入城市肌理,將公園打造成為兼具自然之妙與藝術之美的公共藝術公園,實現“人”“城”“園”的完美融合,滿足市民游客對高品質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結合街區特色,公園還可以有自己的“個性”。在上海,毗鄰宛平劇院的東安公園走上了“公園+戲劇”的融合道路。修舊如舊的外表下,這一小而美的公園因為擁有了傳統靈魂和人文情懷,逛起來更別致也更具雅趣。在翠竹湖畔,兩座充滿中式韻味的竹亭隔水相望,與連接他們的親水步道一起,構成“天然”的表演空間。湖岸的開闊綠地,則化身視野良好的看臺,一些有古典園林“基因”的劇目,放置在適合的公園內,更能激發沉浸式的觀賞體驗。
業內人士指出,公園拓展的文化內涵豐富了城市的文化元素,同時也展示了城市的文化風貌。公共空間的改造升級,提升了城市公共空間的文化活力,同時也塑造了市民游客的生活方式。未來,會有更多的公園公共文化空間出現,去提升城市形象、記載和延續城市文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