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海洋環境監管數字化智能化水平不斷提升


“海洋有自身的特點,對海洋生態環境監管要求比較高。過去,海洋生態環境監管主要依靠船舶巡航、調查監測等手段,監管頻次和效能十分有限,而且容易受到海況、天氣、船舶硬件等影響。”胡松琴介紹,如今,海洋生態環境監管創新應用了船舶自動識別系統(AIS)航跡數據、海洋傾倒區監測數據等,開發了海洋傾廢監管系統,在辦公室和電腦前就能及時發現疑似違規傾倒廢棄物的船舶線索,并向中國海警局推送線索,實現了海洋傾廢活動的非現場監管。
中國海警局新聞發言人劉德軍也表示,中國海警局注重科技賦能,構建了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執法工作的“陸海空”立體監管模式,比如深化“互聯網+”傾廢執法監管,構建“生態云”平臺等,及時發現并處置違法違規的傾廢活動;綜合運用小目標雷達、視頻監控、船舶動態監控等系統,及時掌握海上情況變化,協調相關部門定期開展重點海域衛星遙感監測,強化重點部位和目標監控等。
“我們還利用無人機對海灣內的重要典型海洋生態系統、岸灘垃圾分布情況等開展監測,及時獲取有關信息。”胡松琴說,各地也在創新海洋監管手段,比如福建省定期調度無人機和岸基攝像,對重點區域的海漂垃圾、陸源入海污染物進行監測;浙江省建設實施“數字鳥島”智慧監測體系,遠程實時監測中華鳳頭燕鷗等鳥類,實現了鳥類保護的數字化和智慧化。
作為一項重大的國情調查,第三次海洋污染基線調查于2023年全面展開。國家海洋環境監測中心主任王菊英表示,本次調查更加注重采用衛星遙感、無人機航拍等高新技術。“我們還將統籌國內優勢技術力量,集中專業技術力量強的國家和地方監測機構、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協同工作機制,高質量推進本次調查各項任務的實施。”
8月9日,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環境減災二號F星。胡松琴表示,生態環境部將會同相關科研院所和沿海地區,用好環境減災二號F星等監管信息數據源和其他監管新技術,為應對突發環境事件、污染事故和重點風險源調查等提供技術支撐,提升海洋生態環境治理能力。
- 油價跌勢“崩盤”!11月24日調整后92號汽油,11月25日麥價如何?
- 點燃數字引擎!2024滬港數字經濟協同高質量發展論壇在江橋舉行
- 順豐沖刺港股IPO,10月旺季營收勁增高達241億元
- 因提供誤導性信息,聯儲證券經紀人被罰!3家券商經紀業務5天共收5張罰單
- 世界鋼鐵協會:10月全球粗鋼產量為1.512億噸 同比提高0.4%
- 臨高開展創業成果展示交流會
- “持續是一種信仰”中國太保壽險2024年藍鯨協會年度峰會圓滿召開
- 業績增速連年下降,航空工業、中國電科的供應商今日申購 | 打新早知道
- 助力中小企業加快對接資本市場,“文化+科技”行業最新政策培訓會舉辦
- 人保健康:因傭金數據不真實等被罰22萬元,年內收多張罰單
- “百億”夢碎后,洽洽食品如何走出增長困局?
- 深入理解多重共線性: 基本原理、影響、檢驗與修正策略
- 啤酒、白酒賽道競爭加劇,華潤啤酒難尋第二增長曲線
- 國家稅務總局:1-9月支持科技創新和制造業發展減稅降費退稅超2萬億元
- 不用開股票賬戶!A500指數ETF聯接基金助力場外一鍵布局A股核心!
- A股回購熱潮繼續,A500ETF(159339)翻紅,四川長虹、聞泰科技漲停丨ETF觀察
- 風電混塔滲透率今年將達60%,整機商或成行業主導
- 中鹽集團成員企業,復合肥龍頭今日申購 | 打新早知道
- 美股漲勢擴大至非科技股,但財報季將有不同答案?
- 蘭州銀行前三季度“增利不增收”,資產質量又現波動,不良率增至1.83%達三年來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