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數學家為復雜疾病研究提供新思路
10月21日,科技日報記者獲悉,北京雁棲湖應用數學研究院教授鄔榮領及其帶領的統計團隊和北京林業大學博士研究生吳雙創新運用數學手段,構建了統計物理學網絡模型idopNetworks,利用科學家丘成桐及其合作者發展出的GLMY同調理論,分析不同疾病的代謝網絡模型,探究各個因素及其相互作用對人類疾病的影響。該研究成果論文近日以“復雜疾病的代謝物理學”為題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為解析復雜疾病成因、指導復雜疾病治療及相關藥物設計提供了嶄新思路。
不同于現有低維度網絡模型,該團隊構建的統計物理網絡模型實現了兩大創新。首先,該團隊構建了全面、動態的網絡模型,將疾病看成一個由許多因子(如代謝物質)構成的復雜網絡系統,通過引入進化博弈論原理,將系統中每一個因子的作用分解成兩個組成部分,包括該因子自身的作用,即獨立效應,以及共存因子對它的影響,即依賴效應。由此,可清晰地反映每個因子對系統的貢獻。隨后,團隊將獨立效應作為“節點”,依賴效應作為“邊”,構建出一個全方位、個性化的網絡,并將其稱為idopNetworks。第二個創新點在于引入代數拓撲中的同調理論分析網絡。團隊利用GLMY同調理論,整合有向圖論等數學理論,分析網絡中一個因子向另一因子傳播信號的路線圖,從中分析系統狀態變化的拓撲規律,并追蹤網絡的拓撲結構變化,從而更好地理解疾病發生發展的機理。
炎癥性腸病是一種特發性腸道炎癥性疾病,其病因和發病機制尚未完全明確。該項研究以炎癥性腸病為案例,利用現有臨床數據,團隊構建出與炎癥性腸病相關的代謝互作網絡idopNetworks,獲得了不同代謝物的互作關系。傳統方法只能識別與炎癥性腸病顯著相關的單個代謝物,而idopNetworks發現這些單個代謝物發揮的作用并不來自其獨立效應,而是源于其他代謝物的調控,即依賴效應。而改變代謝物之間的調控關系會導致代謝物自身作用的改變。idopNetworks還揭示了患者從健康狀態轉向炎癥性腸病,以及從炎癥性腸病轉向健康狀態時,代謝物互作關系的變化。
炎癥性腸病包括潰瘍性結腸炎和克羅恩病兩種類型,這兩種疾病類型代謝機理的異同尚未被系統研究過。團隊利用GLMY同調理論分析二者的idopNetworks,發現了兩者細微的網絡拓撲結構差異。這顯示了GLMY同調理論在復雜生物系統研究中具有巨大的應用潛力。
- 下一篇:極端熱浪:擺在人類面前的難題
- 上一篇:超10萬境外采購商到訪134屆廣交會第一期
- 中醫藥已成為參與全球衛生治理和助力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的重要力量
- 用好小柴胡,少去找大夫!掌握10個經典用法,或能成為半個醫生
- 看跨國藥械企業如何用創新方案踐行中國承諾 | 聚焦進博會
- 七國數據統計發現:男性和受教育程度高的未婚者抑郁風險更高
- 63歲女子吃降壓藥7年,卻腦出血離世!醫生:她犯了3個致命錯誤
- 三高、失眠“怕”這菜!抗炎癥、提高免疫力、強身體,常吃好處多
- 央視曝光:這種床墊含1級致癌物!用越久越危險,家里有的趕緊扔
- 復旦兒科攜手華東理工成立兒童健康社會工作聯合研究中心
- 安徽省胸科醫院巡回醫療隊:守望相助 共繪健康藍圖
- 乙肝疫苗技術轉讓35周年,默沙東再赴“進博之約” | 聚焦進博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