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間十分鐘,呵護學生茁壯成長(社會雜談)
對于學生的全面成長而言,課間十分鐘能起到重要作用。教育從來不是只關乎分數成績,注重孩子身心健康、全面發展才稱得上是科學的教育。以此為導向,國家出臺一系列政策措施,讓每一個看似微不足道的改變都成為呵護學生健康茁壯成長的“陽光”。
保證學生心理健康是教育的必要組成。北京安定醫院兒童精神醫學首席專家鄭毅指出,學校生活是影響孩子心理狀況的一大因素,一旦產生心理問題而未診療,就有可能導致心理疾病;如此一來,成績再好也是得不償失。近些年,伴隨教育理念不斷升級,國家在加強學生心理輔導、“雙減”等方面推出了一系列措施,使課堂更輕松、書包更輕便,原來由課業繁重、考試成績帶來的心理負擔大大減輕。與考分相比,人格健全在一個人的成長發展當中占據更核心的位置,因此必須予以重視。
身體健康應是教育重點關注的內容之一。就拿課間十分鐘來說,時間雖短但意義不小。經過四五十分鐘緊張快節奏的課堂學習,課間休息十分鐘有助于緩解疲勞、恢復調整,就像彈簧有張有弛才能保持彈性。但校方和老師或因擔心發生意外,或是沒有按原定計劃完成授課進度,因而禁止課間出本樓層或直接連堂,導致學生休息不好,不僅影響身體健康,還會使學習效率降低。這無異于本末倒置,撿了課間十分鐘的“芝麻”,丟了長遠發展的“西瓜”。把恣意奔跑、歡聲笑語的活動時間還給孩子們,給他們勞逸結合、適當“放空大腦”的機會,反而更有利于學生學習。
全面發展是教育的關鍵目標。眼下,學校重視學生多維度發展。比如,2016年教育部等11部門《關于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出臺,鼓勵學生研學旅行。近年來,各類研學活動火熱流行,孩子們走出教室,在大自然里、在古建筑中開拓了眼界。再比如,去年勞動課走入中小學生課程表,教學生如何將生鮮食材烹成美食、如何穿針引線縫補衣服等等;還有學校帶領學生前往農村,下地插秧松土種菜……這些課程多維度地完善學生的思維和認知,告訴他們,知識不僅在書本上,也在生活中、實踐里,令他們在知與行的統一當中增進了對世界的理解。
教,上所施,下所效也。學校的每個舉動都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三觀。關注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的教育將為學生塑造好的成長環境,助力他們成為了解世界、了解自我的優秀人才;同時,也在學生心底埋下一顆“什么才是教育”的種子。待其生根發芽,又會繼續影響他人,對國家、民族的永續發展善莫大焉。
- 下一篇:驗血可預測青少年抑郁癥
- 上一篇:實驗藥物能提高胰腺癌患者生存率
- 中醫藥已成為參與全球衛生治理和助力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的重要力量
- 用好小柴胡,少去找大夫!掌握10個經典用法,或能成為半個醫生
- 看跨國藥械企業如何用創新方案踐行中國承諾 | 聚焦進博會
- 七國數據統計發現:男性和受教育程度高的未婚者抑郁風險更高
- 63歲女子吃降壓藥7年,卻腦出血離世!醫生:她犯了3個致命錯誤
- 三高、失眠“怕”這菜!抗炎癥、提高免疫力、強身體,常吃好處多
- 央視曝光:這種床墊含1級致癌物!用越久越危險,家里有的趕緊扔
- 復旦兒科攜手華東理工成立兒童健康社會工作聯合研究中心
- 安徽省胸科醫院巡回醫療隊:守望相助 共繪健康藍圖
- 乙肝疫苗技術轉讓35周年,默沙東再赴“進博之約” | 聚焦進博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