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來桃花開,桃的一身都能入藥,“它”究竟有何妙用?中醫這樣說
在《黃帝內經》里就有說過:“五果為助”,“五果”其實就是指的桃、李、杏、棗、栗,此外,在中醫看來,桃子同樣還是一味非常好的藥材,在針對一些病癥加以治療時,往往可以發揮很好地效果,在中醫學里,桃子性溫,同時味道甘酸,具有生津潤腸、活血消積的作用,而關于桃子的入藥記載,其實在很多本草著作里都有體現。
?
比如,在《滇南本草》里就有說,桃子可以“逋月經,潤大腸,消心下積”,在王士雄所編撰的食療養生著作《隨息居飲食譜》里也說過,桃子善于補心活血,生津滌熱。
當然,除了桃子外,桃花也同樣具有其特殊價值。春季往往是桃花盛開的時節,唐代大詩人杜甫曾以“紅入桃花嫩,青歸柳葉新。”來對其進行描述,在《詩經》里,還稱贊桃花為“桃之夭夭,灼灼其華”,當然,桃花除了可以供人觀賞外,其藥用價值也不容小覷,在李時珍的《本草綱目》里就曾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
據說在古代時,有一個婦女因其丈夫亡故,日夜思慮,以至于精神失常,最終得了妄癥,家里人沒有辦法,只好將她鎖在房間里,一天晚上,這個婦人破窗而出,爬上了一棵桃樹上,正好這桃花盛開,她便將這桃花給盡數吃光了,然而到了第二天,其家人卻發現,這個婦人的妄癥竟霍然而愈,由此,醫家便認為,桃花具有治療妄癥的作用,而之所以由此功效,其實這主要是與桃花消積散瘀息息相關。
中醫認為,桃花味苦性平,具有瀉下通便、利水消腫的功效,可以用于水腫、堵水、二便不利、閉經等病癥的改善,在《名醫別錄》里也說過,桃花可以“利大小便,下三蟲”,在《本草匯言》里也提到了,桃花對于婦人的血閉血癥、血風癲狂,也能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
既然桃花、桃子均是良藥,那么桃的果仁自然也不甘落后。我們在平日里吃桃時,都會習慣性將桃核丟棄,殊不知,桃核里的桃仁也是中醫里一味非常重要的藥材,桃仁性平,味苦甘,入心、肝、大腸經,可以破血行瘀、潤腸通便,尤其是其活血化瘀的功效,在諸多醫家方劑里都得到了運用。
桃仁入藥的藥方有很多,比如張仲景的桃仁承氣湯、大黃牡丹皮湯等,還有化瘀宗師王清任的祛瘀名方,幾乎都使用了這桃仁,可改善瘀血病癥,不過,由于桃仁的活血化瘀能力太強,所以對于孕婦而言,是切記不可觸碰的,還有血燥虛弱的患者,在使用時,也要格外謹慎。
當然,除了這些外,桃樹的其他部位其實也可以入藥,比如,桃葉可以清熱解毒,同時還能殺蟲止癢,現代藥理研究表明,桃樹葉可用作瀉劑、驅蟲劑及治療百日咳,而桃枝味苦,可以改善心腹痛,就連桃根也可以用于治療黃疸病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