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診師的一天:在繁忙瑣碎中感受人與人的溫度
吳女士在鏡前整理頭發。每次陪診她都希望以最佳的精神面貌面對患者。牛宏超 攝
吳女士從事陪診師職業已有大約半年。在此之前,她做了十幾年的會計。就在約一年前,受企業經營不善的影響,小吳下崗了。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她不能也不愿被迷茫和焦慮一直占據內心。“我還在可以奮斗的年紀,還不到躺平的時候,我還想做點什么!”她說。
下崗后吳女士找過工作、嘗試開網約車,可往往是入不敷出。直到接觸到陪診師行業,小吳發現人生總會在某個關鍵時刻為人打開一扇門。“既能幫助到別人,還能有相對自由的時間。我覺得這或許就是最適合我的工作。”從摸索陪診的方法,到逐步開拓自己的客戶資源,吳女士走過彎路,但更多的是在探索和學習中不斷成長。如今小吳在陪診師的圈子中有了不錯的口碑,有相對穩定的客源,日子過得充實而忙碌。
從吳女士家到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要坐兩站公交,再換乘兩趟地鐵。從地鐵站出來,還要騎一段路的單車。公共交通上漫長的等待時間里,她會拿出手機,回復一些客戶的咨詢消息,并提前再熟悉一下陪診客戶的基本情況。“陪診只是工作的一部分,還有很多時候要幫客戶解答疑問。很多人是第一次來北京看病,不了解北京的醫保報銷政策、掛號方式等。要先幫他們理清楚情況,規劃好時間,教他們做好醫保異地備案,這樣能給他們省很多的時間和麻煩。”
而這些知識,吳女士之前也并不熟悉。開始做陪診師的那段時間里,她每天都要花很多時間整理學習:看各種病掛什么科室,各家醫院擅長的領域等。她還跑了很多大醫院,拍下醫院的樓層分布圖,從科室、藥房、繳費處的位置,到廁所、開水間的位置,她都仔細記下來。最多的時候,一天就跑了6家醫院。
小吳在地鐵上。牛宏超 攝
小吳在路邊用手機回復客戶的問題。牛宏超 攝
到達腫瘤醫院的時間比與客戶約定的時間早了半小時。她告訴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能早到絕不遲到,而且她也會經常特意早到半小時。“雖然已經跑過很多家醫院,但不能確保自己都能清楚地記得醫院里的路線,提前過來到醫院里熟悉一下,帶客戶的時候會更順利。”
這天陪診的客戶是一位年輕的女性帶著自己的母親來做檢查。她看到客戶后就迎了上去,親切地和她們交談。在排隊建檔、取號、候診的時間里,她會時不時地和客戶聊聊天,無關病情,無關就醫,只是最簡單的家常話,就能很快地拉近與患者的關系,紓解患者緊張的情緒。
見到客戶后,小吳用手輕輕扶著患者,和患者說著家常話。牛宏超 攝
“陪診不只是幫忙跑腿,還要給客戶提供‘心理按摩’。”吳女士說,面對疾病或未知的種種狀況,人們來醫院的時候常常是焦慮、緊張的,這種時候陪診師的陪伴能帶來很大的安慰。“我之前覺得,那些更年輕的陪診師精力十足,我不會比他們做得好。但后來我發現,我有我自己的優勢:我們這個年齡的人閱歷豐富遇事冷靜,比較有親和力,細心有耐心,這對于來醫院的患者其實是很重要的。”她說。
排隊等待期間,吳女士一直與客戶聊著天。牛宏超 攝
客戶從診室出來后,帶著厚厚一沓檢查單。抽血、心電圖、增強CT……每一項都要先預約再檢查。抽血預約報到的位置不好找,但吳女士熟門熟路,順利地幫客戶約好所有的檢查。客戶等待檢查時,她就去幫客戶取藥、詢問病理檢查的時間。
吳女士的背包是她的“秘密武器”。包里裝著一個透明的文件袋,她會將客戶所有的檢查單、繳費單、病歷單整理得井井有條;知道客戶今天要來空腹做檢查,她會提前在自己包里準備好給客戶的水、無糖餅干,客戶抽血結束后就遞給客戶墊墊肚子;如果客戶有小孩,她會帶一個小玩具,孩子等候期間就不會緊張、無聊;她還特意帶了一個塑料袋,方便客戶將藥品裝起來拿走;還有體溫計、消毒液等各種小物品,以備不時之需。“既然客戶信任我,我就要盡我所能幫他們想好所有的細節。”
吳女士陪客戶在窗口建檔。牛宏超 攝
將客戶的單據整理好,吳女士會一并裝在自帶的文件袋中給客戶。牛宏超 攝
上午的陪診工作結束時已近正午。吳女士在醫院周圍隨意吃點午飯后,還要回到醫院幫另一位客戶取之前檢查的報告單,回家后還要將今日的工作進行總結和記錄,以便后續的工作。每一位客戶的情況她都記錄得清清楚楚,哪位客戶約的檢查時間快到了,哪位客戶檢查報告可以取了,她會及時提醒。繁忙、瑣碎,這是陪診師的工作特點,但她一直保持著耐心、沉穩的狀態。
在她看來,做陪診是一個有溫度的職業,能幫助很多人。“自己淋過雨,也想為別人撐把傘。”由于種種原因,小吳和丈夫十幾年來一直過著“雙城生活”:她獨自在北京打拼,丈夫和兒子在老家工作、上學,直到一年多以前才將孩子接來身邊。“之前陪診過一個孕婦,我就想起當年我懷孕的時候,一個人在大雪紛飛的天氣里獨自做產檢,那時候真想身邊有個人陪著幫我跑跑腿。”
“我已經愛上了這個職業,每天都為幫助了別人而開心,覺得自己的存在很有價值。”吳女士認為,一個有利他之心的人,才能長久地做陪診師。“我會一直做下去,希望我的存在能給很多人帶來便捷和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