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蝶教授:乳腺癌復發轉移后需再次活檢,“兩全”管理助力患者獲更好生存質量 | “醫”路同行
規范診療
助力乳腺癌患者獲得長生存
最新癌癥流病統計數據顯示,我國乳腺癌年新發病例約41.6萬,位居女性惡性腫瘤新發病例首位。隨著早篩早診早治意識的加強及綜合治療水平的提高,乳腺癌的整體5年生存率可達到80%以上[1]。患者預后主要與疾病分期、病理類型、規范化診療、對治療的敏感性及患者的身體狀況等因素相關。分期越早意味著預后越佳,Ⅰ期乳腺癌5年生存率可達到90%[2-3](圖1)。另外,得益于規范化診療的實施,大型腫瘤??漆t院的晚期乳腺癌患者中位生存時間可達5年,甚至部分可長期帶瘤生存。
圖1不同分期和不同種族乳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
兩全管理
保障乳腺癌患者生存質量
乳腺癌的治療一直作為腫瘤綜合治療的典范,隨著乳腺癌進入慢病管理的行列,患者的康復之路也越走越長,如何幫助患者盡早回歸社會、擁有幸福生活成為醫生的新目標。兩全管理是提高患者生存質量的重要手段,通過全周期、全方位的管理促進乳腺癌療效與生活質量獲益最大化[4]。全周期涵蓋乳腺癌預防、篩查、早診早治、規范化診療、康復與隨訪的全過程管理。全方位主要針對合并癥及不良反應的管理,關注更多非腫瘤相關的健康問題,如抗腫瘤治療過程中帶來的心血管、骨安全、內分泌、精神健康等問題。需要聯合婦科、心理科、康復科等跨學科專家共同參與,兼顧療效和安全性,給予最優治療方案。
二次活檢
輔助乳腺癌治療方案調整
約有3%~10%的乳腺癌患者首次確診為晚期,且早期乳腺癌行根治性手術及多學科綜合治療后仍有30%~40%發生復發或轉移[6]。2011年《St.Gallen專家共識》提出乳腺癌分子分型對判斷預后和指導治療具有重要作用[7](表1),主要以雌激素受體(ER)、孕激素受體(PR)和HER-2受體及Ki-67將乳腺癌分成四種分子亞型。研究證實,對于轉移性乳腺癌,約有10%-30%的患者原發灶與轉移灶受體并不一致,以PR的改變率最高[8],因此,臨床需常規進行轉移灶活檢,依據當前轉移灶的分子分型調整治療方案,精準治療,以提高療效。但臨床實踐中仍存在一定局限性,如腫瘤部位較深、病灶偏小、位置靠近大血管、患者擔心手術風險等,不是 100%的患者都能接受轉移灶活檢。
表1 乳腺癌的分子分型
降低風險
密切關注乳腺癌治療不良反應
乳腺癌激素受體陽性的比例約占60-70%[9],內分泌治療是激素受體陽性乳腺癌重要治療手段。但在5-10年的內分泌治療過程中,可能出現相關的不良反應。雌激素受體拮抗劑三苯氧胺具有多種不良反應,如胃腸道反應:食欲不振,惡心,嘔吐,腹瀉;生殖系統:月經失調,閉經,陰道出血,子宮內膜增生,內膜癌;皮膚:顏面潮紅,皮疹,脫發等。芳香化酶抑制劑(依西美坦、來曲唑、阿那曲唑)可能引起潮熱、惡心、關節疼痛、骨質疏松、血脂升高等副反應[10]。針對藥物治療后副反應監控、治療和管理是診療的重點之一,需定期隨訪和全面復查以早發現早治療。
桑蝶教授總結
早篩、早診、早治以及規范化診療是提升乳腺癌治愈率的關鍵。在晚期乳腺癌階段有必要進行轉移灶活檢,以精準施治,提高療效。乳腺癌診療進入慢病管理時代,全周期、全方位管理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改善患者的生存質量。
專家簡介
桑蝶 教授
北京市朝陽區三環腫瘤醫院 腫瘤內科 主任醫師
以第一或通訊作者發表論文40余篇,SCI7篇
社會任職
北京朝陽區預防醫學會腫瘤預防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兼秘書長
北京慢性病防治與健康教育研究會乳腺腫瘤專委會常委兼秘書長
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學會腫瘤心理學會分會常委
北京健康文化促進會腫瘤康復專業委員會常委
北京癌癥防治學會乳腺癌個體化診療及MDT專業委員會委員
北京乳腺病防治學會青年學術專業委員會委員
北京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胸科專業委員會委員
北京癌癥防治學會乳腺癌專業委員會委員
中國醫促會乳腺疾病防治分會委員
北京麻醉學會委員會睡眠學組委員
中國健康促進基金會乳腺癌專委會委員
北京市朝陽區病案管理質量控制和改進中心專家委員
中關村腫瘤微創治療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乳腺腫瘤專委會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