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飯就想睡覺?松山醫院:警惕疾病引起的飯后困倦
飯后困倦是怎么回事?
對多數人來說,飯后困倦是正常生理現象。這是由于進食后血糖水平、激素水平、神經調節機制發生變化所導致的。
廣告腦部結構圖。重慶松山醫院供圖
食欲素
攝入的碳水化合物進入人體后,被分解成葡萄糖,引發血糖水平的升高,高血糖會抑制“食欲素”。
而食欲素是一種調節清醒、食欲的神經遞質。當食欲素受到抑制時,就可能出現昏昏欲睡的感覺。
血糖升高
此外,高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如白米飯、饅頭、包子等,還可能引發“血糖過山車”現象。血糖水平在飯后迅速升高,隨后又迅速下降,這種快速的波動會讓身體感到不適,進而引發困倦感。
膽囊收縮素
由于脂肪的攝入,刺激腸道產生膽囊收縮素。
膽囊收縮素能促進膽囊收縮、胃排空,調節胰島素分泌和腸道蠕動。
此時人體的工作重心也將消化吸收放在了首要位置。流向消化器官的血液會有輕微增加,而流經大腦的血液會輕微減少。這種輕微的血液分流可能會使人感到困倦和疲勞。
同時,膽囊收縮素也會影響大腦中某些神經遞質或激素,從而引發困倦感。
5個緩解小技巧
如果覺得飯后困倦很困擾,我們該如何應對呢?5個小妙招分享給大家:
調整飲食結構
可以適當減少碳水化合物攝入量,避免高脂飲食,增加蛋白質、膳食纖維的攝入。這樣既能保證身體獲得足夠的能量,又能避免血糖水平的大幅波動。
合理安排餐次
盡量避免暴飲暴食,每餐吃到7—8分飽。餓時選擇水果、牛奶、堅果等優質零食作為加餐。
適當運動
運動可以讓人感到精力充沛,也能夠提高人體血液中的食欲素水平。
保持充足睡眠
保持規律的作息時間,每晚7—8小時的深度睡眠是幫助補充重要神經化學物質的理想選擇,如天然內啡肽、血清素。
中午小憩
部分人群注意到:午餐后會比早餐、晚餐后更累。
這是因為人體的清醒時間有規律,晝夜節律系統中所謂的12 小時諧波,在下午1到3點左右,人體天然會感到更累。如有條件,可午休20—30分鐘。
小心疾病信號
如果已經按照以上建議改善了生活和飲食習慣,但飯后困倦仍然沒有改善,那就需要進一步考慮是否是疾病原因引起。
以下這些疾病均可能引起困倦感,需要及時就醫,及時干預治療。
廣告引起飯后困倦的疾病。重慶松山醫院供圖
甲狀腺功能減退
由于甲狀腺激素合成和分泌減少,會導致精神系統興奮性降低,從而出現困倦的表現。
2型糖尿病
對于2型糖尿病,葡萄糖水平高,葡萄糖無法進入細胞,這意味著細胞的整體運作能量較少。因此,人們會感到全身疲勞。同時,過高或過低的血糖,都可以進一步刺激疲憊。
貧血
貧血患者體內的血紅蛋白下降,通常會使身體出現缺血、缺氧的情況,從而誘發頭暈、頭痛、身體乏力等癥狀。
腦梗塞/高血壓
腦梗塞/高血壓均可能引起腦供血不足,從而出現困乏的癥狀。
過敏/食物不耐受
過敏人群攝入過敏原后,體內會誘發炎癥,一些炎癥細胞因子可能會抑制促進清醒的食欲素,從而引起困乏。(重慶松山醫院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