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飲食要訣:莫貪涼、善補水、講衛生
發布日期:2024-06-25 瀏覽次數:172
核心提示:隨著盛夏來臨,高溫高濕天氣增多,飲食對于健康的影響愈發凸顯。專家提醒,夏季不宜過度貪涼飲冷,可選擇有養陰清暑、補陽氣、理
隨著盛夏來臨,高溫高濕天氣增多,飲食對于健康的影響愈發凸顯。專家提醒,夏季不宜過度貪涼飲冷,可選擇有養陰清暑、補陽氣、理氣化濕功效的食物,同時注意補水和預防食源性疾病。
炎炎夏日,不少人喜歡喝冷飲、吃冰鎮食品消暑。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院長劉清泉認為,夏季人們往往出汗較多,容易導致人體臟腑內在偏虛,此時如果過度貪食冰水、冰飲料等冷飲,容易損傷脾胃,導致脾胃運化功能失常,出現積食、腹痛、腹瀉等;兒童、孕婦、老人或慢病人群過度貪涼,容易發生疾病或導致慢性病急性發作。
夏季怎么吃才健康?劉清泉說,除了食用西瓜、綠豆等以養陰清暑,還可適量使用生姜、胡椒、花椒等調味以補陽氣,食用山楂、陳皮等理氣化濕,幫助調整臟腑功能,“這樣可以使暑濕不至于對人體造成傷害,降低暑熱對人體的影響。”
補水也是夏季飲食的“重要事項”。國家衛生健康委食品安全評估中心副主任劉兆平說,大量出汗會使體內的水分丟失增加,還會帶走一些鹽分。因此,在運動前、中、后都應適當補充水分,不能等口渴了再喝水;可選擇白開水、淡茶水或酸梅湯、綠豆湯等傳統解暑飲品,大量出汗之后可選擇含有電解質的飲料。此外,日常喝湯、食用水分較多的水果也能達到補水的目的。
劉兆平特別提醒,高強度運動后喝含酒精或咖啡因含量較高的飲料并不可取,因為前者會引起胃部不適,增加排尿,可能進一步引起運動后脫水的風險,而后者可能進一步增加運動后的心血管系統應激反應,進而引起其他不適反應。
夏季高溫高濕的天氣里,細菌、霉菌容易滋生,食品若儲藏、加工、食用不當,就可能引發食源性疾病。如何確保飲食安全?劉兆平說,預防食源性疾病應遵循食品安全的五個基本原則:保持清潔,生熟分開,燒熟煮透,保證食品的安全溫度,使用安全的水和原材料。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