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壓藥是早上吃,還是晚上吃好?柳葉刀最新研究:和睡眠習慣有關
只是他始終擔心是藥三分毒,于是這段時間也是吃吃又停停,直到最近他覺得眼睛看啥都很模糊,才去醫院做了個檢查,結果卻查出來腎衰竭。
聽醫生說,藥物濫用也會導致腎衰竭,想起自己之前吃了這么久的降壓藥,于是一口咬定自己的腎衰竭與降壓藥肯定脫不了關系。
結果醫生卻解釋,他出現腎衰竭的原因不在降壓藥,而是犯了一個關鍵性錯誤。這是怎么回事?
一、降壓藥“致癌”一說,究竟從何而來?
相信不少人都聽過降壓藥“致癌”一說,那么這個說法究竟從何而來?
此事還要追溯到《英國醫學雜志》2008年發表的一篇論文,其實原文的意思是普利類藥物比起沙坦類降壓藥,使用時間超過5年,肺癌的發生率更高。文章發表之后,在流傳過程中不知道怎么就變成了“普利類”降壓藥有致癌風險。
事實上,這個研究發表的結果在醫學界并沒有引起太多關注,因為實際意義不大。而且,這個研究比較的是兩類降壓藥引發肺癌風險的差別,而不是研究服用“普利類”藥物本身誘發肺癌的風險數據。
還有近年來新聞曝光,厄貝沙坦原料測出NDEA雜質超標被召回,以及喹那普利連續多個批次被召回,其實這些問題批次藥品大多因為含有亞硝胺類化合物雜質,可能有毒理風險而被召回。
實際上,這都是很難避免的雜質,雖然亞硝胺類物質有一定致癌風險,但大家不用過于擔心,藥品上市之前都有嚴格管控,大部分流通的降壓藥都是符合安全保障的。
二、這2個低級錯誤,很多人都在犯!
近來,越來越多高血壓病例被查出腎衰竭,讓人疑惑的是血壓不正常為什么會引起腎衰竭,這兩個看似無關聯的病情其實大有文章。
無論是原發性高血壓還是惡性高血壓,都可能引起腎血管受損,導致腎功能異常,進而出現腎衰竭。而腎衰竭又會影響心臟功能和血壓異常,引起高血壓等心血管疾病風險。
所以,高血壓和腎衰竭可以說是個惡性循環過程。
文章開頭醫生指出老王之所以會出現腎衰竭,其實也是犯了關鍵性錯誤,而且多老人也會犯:
1、忽略定期復查
很多高血壓患者覺得頻繁復查意義不大,實際上復查過程可以很好的監控病情發展情況,有沒有因為氣溫、飲食、作息等因素導致病情變化等,對后續調整用藥也有幫助。
2、總對“藥方”動手腳
有些高血壓患者覺得病情穩定后,就不再按時按量服藥,實際上這種私自對藥方進行修改的做法其實很危險,降壓藥不同常規用藥,需要持續使用才能穩定發揮效果。
3、沒有調整生活方式
很多患者還容易出現的誤區就是只要吃藥就萬事大吉了。其實,這種觀點也不正確,因為降壓藥對血壓的控制不是百分百的,日常生活中的不良習慣也會對藥效產生影響,建議患者在服藥過程中也要保持良好生活習慣,配合用藥才能更好控制血壓。
三、最新研究:不同睡眠習慣,服降壓藥時間不同
大家都知道吃降壓藥是控制血壓預防心腦血管事件的關鍵手段,但降壓藥什么時候吃效果最好?有人說早上血壓高,所以早上吃更好,但也有人覺得晚上吃血壓控制的更好,對此網上也是眾說紛紜。
確實,人體血壓也會隨晝夜節律出現波動。普通人的夜間血壓會比白天低約15%,而高血壓患者在早晨血壓會出現峰值,所以一般醫生會建議早晨服藥。不過,也有研究提示,睡前服用降壓藥對血壓控制效果更好,對降低心血管事件的發生風險也有明顯益處。
對于早上還是晚上服用降壓藥更好的問題,近些年一直存在爭議,但以下這些研究成果或能終結這個局面。
英國鄧迪大學醫學院分子和臨床醫學部的Thomas M MacDonald團隊就曾在《柳葉刀》期刊發表過一項相關隨機實驗成果,研究員將21104位高血壓病患者隨機分為早上服藥組和晚上服藥組,在隨訪期間,兩組心血管疾病發病率相差無幾,也就是說無論什么時候服用降壓藥,心腦血管事件的發生風險都一樣。
但今年,柳葉刀子刊《eClinicalMedicine》發布了一項基于TIME研究的亞隊列分析,從患者睡眠習慣發現,不同服藥時間可能獲益效果大不同。
研究員將參與患者分成習慣早起和晚睡的兩大組,并觀察兩組人在早上服藥和晚上服藥的的表現,發現習慣晚睡的人早上服藥出現心血管事件風險增加了46%,但晚上服藥相關風險則沒有增加。
而習慣早起組,早上服藥出現心血管事件的風險明顯低于晚上服藥,因此推導高血壓患者根據睡眠習慣有不同的最佳服藥時間。
研究人員在報告中指出,早睡早起就早上吃,晚睡就晚上吃。
雖然實際生活中,可能有人睡眠沒有那么規律,有時早睡早起有時又可能晚睡晚起,這種情況下,就要根據自身血壓波動情況,針對性的選擇服藥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