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成果與職稱掛鉤將讓更多醫生加入科普大軍
每年世界腎臟日,北京中醫醫院腎病科都會組織科普講座。圖為2022年世界腎臟日,張康在講座上講解相關知識。受訪者供圖
廣告
2021年一場交流活動上,阮巧玲在《漫畫·病菌、人類與歷史》書上為讀者簽名,她是該書的主要編撰者之一。受訪者供圖
“今年申請副主任醫師職稱時,需要提交給醫院的代表性成果中多了項‘健康科普成果’。”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醫生阮巧玲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此前并沒有這個類別。
2019年出臺的《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中提出,建立鼓勵醫療衛生機構和醫務人員開展健康促進與教育的激勵約束機制,將健康促進與教育工作納入各級各類醫療機構績效考核,納入醫務人員職稱評定和績效考核。今年6月,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國家疾控局決定聯合開展“全民健康素養提升三年行動”,并提出要求讓更多醫療衛生人員享受到績效考核、課題申報、職稱晉升、評優評先等制度保障,更愿意投身健康教育和健康科普。
制度保障起到了激勵作用
阮巧玲從2015年就開始做醫學科普,她記得,當時的科普作品、做科普的醫生遠沒有現在多。在阮巧玲看來,多媒體的發展和普及、相關支持政策的出臺,壯大了從事科普的醫生隊伍,增加了科普作品數量。
2022年11月印發的《關于深化上海市衛生專業技術人員職稱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明確,加強健康科普機制化建設,將醫務人員健康科普工作納入工作實績考核內容。在全國,上海率先提出了將醫務人員的健康科普作品代表作列入到高級職稱的晉升標準。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上海、北京、天津、重慶、河北、河南、黑龍江、遼寧、山東、四川、安徽、湖南、湖北、廣東等21個省市均已提出科普作品可以納入醫生業績成果代表作,參加職稱評審。
去年,北京中醫醫院腎病科醫生張康申請副主任醫師職稱時發現,科普作品可以作為業績成果了。于是,張康找到了2018年在中央級媒體作為專家參與錄制的1個多小時的廣播科普作品,將其作為一項業績成果參評,順利晉升為副主任醫師。
2023年印發的《北京市深化衛生專業技術人員職稱制度改革實施辦法》明確,加強健康科普機制化建設,將醫務人員健康科普工作納入工作實績考核內容。北京中醫醫院相關負責人表示,修改后的職稱晉升規則提高了科普的重要性,在該醫院符合要求的科普作品權重相當于一篇專業論文,“分量還是挺重的”。
剛開始做科普時,張康和阮巧玲都沒有想過科普成果可以為職稱晉升加分。在張康看來,盡管做科普最根本的動力是熱愛,然而想要大量而持續地產出醫學科普作品,需要付出很多時間和精力。這項制度的出臺代表了國家層面對科普工作的認可,極大鼓勵了廣大臨床醫生從事科普工作。
2018年,張康開始運營微信公眾號“北京中醫醫院腎病科”時,這個公眾號只有信息推送功能。近些年,在科主任領導下,張康增加了出診安排、互聯網診療相關資料、科室介紹等子欄目,公眾號已經成了科室宣傳推廣的平臺。目前,科室正在把曾經推送的文章整合成科普書籍,張康感到科普的成果正逐漸豐富。
醫務人員是健康科普主力軍
根據中國健康教育中心的監測結果,2023年,上海市居民健康素養水平達到40.46%,遠超全國水平(29.7%)。上海市衛生健康委副主任陸韜宏說,發揮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的作用是取得該成績的原因之一,“通過健全組織體系、完善管理制度、建立激勵機制等多項舉措,充分發揮醫療衛生機構和醫務人員‘健康促進主陣地’‘健康科普主力軍’的作用,大力推進從‘以治病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為中心’轉變。”
阮巧玲是微信公眾號“華山感染”運營負責人。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華山感染”專業、高效又通俗易懂的科普讓這個公眾號迅速出圈,成為大眾信賴的傳染防護知識科普陣地。阮巧玲撰寫的一篇防控推送文章閱讀量高達1500萬。從剛開始的創建者之一,到現在的負責人,10年來,阮巧玲和這個公眾號共同成長。
除了新冠肺炎之外,“華山感染”還科普其他感染性疾病。丙肝曾經是一個很難根治的疾病,后來因為新藥的研發上市,基本上可以治愈,“華山感染”專門科普了這件事。阮巧玲記得,有位粉絲留言,她曾經是位丙肝患者,正是因為看了公眾號的文章,去醫院看病開藥,罹患多年的丙肝得以治愈。
讀者的反饋,粉絲量、閱讀量的增加讓阮巧玲感受到了科普也是醫生“治病救人”的一部分。除了微信公眾號外,阮巧玲還參與編撰《疫苗簡史》《張文宏說傳染》《漫畫·病菌、人類與歷史》等科普讀物,并參與《抗生素的故事》一書的審校。
“科普可以增加老百姓的健康素養。”張康說。作為腎病科大夫,張康曾在臨床上遇到得病10多年的“老病號”經常吃咸菜、醬豆腐、咸鴨蛋等,居然不知道應該低鹽飲食這個腎病病人的基本生活常識,也不知道何為優質低蛋白飲食。在張康的耐心宣教下,“老病號”改變了生活方式,治療也變得輕松了。
隨著承擔工作變多,張康坦言,她現在能分給科普的時間在減少,這是她目前科普工作遇到的最大困擾。這也是阮巧玲的困擾。2015年,阮巧玲剛開始做科普時,她所在的宣傳小組每周開一次會,小組成員主動給自己定工作指標。隨著臨床和科研任務加重,阮巧玲分配給科普的工作時間,從剛開始的約30%縮減到了現在的10%-20%。
與此同時,越來越多更年輕的醫生加入到科普隊伍中。阮巧玲說,更年輕的醫生想法也更有創造力,好玩的視頻、有趣的劇本、更專業的團隊,這些新力量的加入讓醫學科普變得更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