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道里長了息肉,上廁所時會有5個提示,別等到晚期了才反應過來
原來最近他上廁所的時候,大便總是帶血,他以為是痔瘡發作,就瞞著家里人自己買了些藥用,但效果并不好,而且還有點越來越嚴重的樣子。
想起之前孫子帶自己做腸鏡的時候查出了結腸息肉的毛病,但當時醫生勸說盡快干預治療,但他覺得既然不是什么大病沒必要浪費錢做手術,所以就一直拖著沒處理。
現在再次復查后才發現原來的小息肉已經越長越多,這可不是什么好跡象,于是醫生當即取了活檢2送病理才確診為結腸癌。
醫生提醒結腸息肉千萬別輕視,往往都是結腸癌出現的前兆。
一、腸息肉→腸癌,到底有多遠?
腸息肉,主要是發生在結腸和直腸黏膜表面的凸起病變,就像是腸管內面的肉瘤。息肉有炎性、腺瘤性、錯構瘤性和其他類4種病理類型。其中以炎癥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最常見,而且炎癥性息肉一般會隨炎癥治愈消失,但腺瘤性息肉不會自行消失。
理論上來講,從腸息肉到腸癌,會經過4個階段:增生——腺瘤樣息肉——重度不典型增生——腸癌。
別看步驟挺少,但這個過程卻是非常漫長的,一般需要5-10年的時間才會導致癌變發生。
專家提醒約有80%左右的腸癌都有過腸息肉病史,也就是說腸息肉早診早治,其實是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腸癌風險。
多數腸息肉早期癥狀不明顯,很容易被誤診為腸胃疾病,因此臨床多通過直腸指診、鋇劑灌腸和纖維腸鏡等方式進行篩查,從而發現和確診息肉。
因此,腸鏡是腸息肉檢出重要工具。
二、每個人都會長腸息肉?到底該不該切?
據統計,50歲后是腸息肉的高發時期,但近來不少30幾歲的人出現息肉的比例也越來越高,尤其是有家族史的,有數據顯示,35-49歲檢出腸息肉檢的比例為10%-30%;超過50歲的人這一比例可達30%-67%。
那如果不幸檢查出腸息肉,一定要切嗎?其實這個問題還真要看情況:
1、看大小
在《中國結直腸癌及癌前病變內鏡診治共識(2023)》中有指出,當息肉直徑≥5毫米時,建議內鏡下切除;
2、看形態
形狀規則,且邊緣平滑的通常是良性,如果外觀不規則,或者粗糙,有凹凸不平、星芒狀開口或者潰瘍、出血或壞死等情況,惡性病變的可能性很大,一定要切除。
3、看病理類型
增生性、炎性、錯構瘤性息肉多為良性息肉,但腺瘤性息肉、遺傳性腸息肉綜合征,或者有鋸齒狀病變的往往惡性居多。
很多人以為息肉切除后,病灶就治愈了,其實非也!
如果生活習慣沒有改善,致病基因依然息肉仍有復發的可能,因此,及時息肉切除后也要按時復查。
有研究發現結直腸息肉復發率有性別差異,男性高于女性,且隨年齡增長而升高;一般多發性息肉術后復發率較高,息肉數量累積到一定地步也有可能癌變。
我國相關研究建議,腺瘤性息肉切除后需要進行至少40個月的隨訪,根據患者自身特點及息肉的性質進行評估。
三、出現“三多兩痛”要警惕,或是腸癌信號
據《內科學年鑒2022》中統計的數據顯示,我國76.9%的結直腸癌患者一確診就是中晚期,而且結直腸癌早去癥狀很難發現,即使引起了排便異常、腹部不適以及消化問題,也很難聯想到癌癥,所以當你有以下這“三多、兩痛”的癥狀要警惕:
1、大便多
一般正常情況下,排便頻率會隔1-2天進行一次,但如果近期突然發現自己排便次數增加,還經常排不干凈,還有便秘、腹瀉等交替排便規律,可能是腸道黏膜受到腫瘤的刺激導致的腸道功能紊亂。
2、放屁多
一般和腫瘤生長位置有關,如果位置在直腸并接近肛門的話,受腫瘤影響直腸阻塞情,就會出現放屁頻繁的情況。
3、便血多
便血也是腸癌常見癥狀之一,往往是因為腫瘤表層破裂出血導致的,但因為痔瘡也有類似表現,所以經常會出現誤判,一般痔瘡引起的便血,只在大便表面沾有血跡,且顏色鮮紅。但腫瘤引起的便血往往顏色更深,且混有粘稠的血液。
4、腹部痛
長期腹痛并伴隨惡心、嘔吐等癥狀,也要考慮腸癌的可能性,因為腫瘤增大過程中,腸腔空間被擠壓,導致腸道梗阻才引發的強烈腹脹、腹痛癥狀,如果持續性出現類似情況且無法通過常規治療緩解,需警惕結腸癌的可能性。
5、肛門痛
腫瘤細胞刺激神經末梢也會引起肛門疼痛,特別是位置在腸道末端附近的腫瘤,患者會感覺肛門有明顯的墜脹感和疼痛感。
其實腸癌并不算完全的不治之癥,早發現早干預情況下,也算是治愈率比較高的腫瘤了,所以預防腸癌,積極控制危險因素,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防患于未然,才是保持身體健康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