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辨證:感冒有5種,用藥需對證,別等感冒時,“病急亂投醫”
首先,自身免疫力會下降,若習慣性打抗生素,就很容易導致自身免疫系統失調;其次,肝膽負擔也會由此增加,讓肝膽“負重前行”,因為肝臟是體內最大的排毒器官,進入身體里的藥液,往往需要經過肝臟的代謝,若總是打點滴,就很容易誘發肝膽疾病,就以肺水腫為例,它也與輸液有關,多因輸液速度過快所致,此外,短時間內輸入過多的藥液,血液循環也會加快,由此就會導致心臟負擔過重。
廣告
那么,在患上感冒后,究竟該如何正確應對呢?其實中醫體系中,不僅對感冒病癥有著詳細的劃分,而且在治療方面也需要講究辨證施治,只有這樣,才能在將病邪祛除的同時,還不傷及自身正氣,并增強自身免疫力,而在中醫看來,常見的感冒類型主要有五種,具體如下。
1.風寒感冒
風寒感冒是生活中最常見的一種感冒,主要因外感風寒所起,亦或是自身飲食寒涼,讓寒邪客居在肺里,由此也會誘發這一病癥,在癥狀表現上,這類感冒以寒證為主,常常會出現鼻塞、流清涕、頭痛,無汗或少量出汗等癥狀,根據不同癥狀,所采用的藥方也有所差異。
在中醫里,針對風寒感冒的治療,貢獻最突出的醫家大概就是張仲景了,他在《傷寒論》里收錄了不少經典藥方,其中,麻黃湯是辛涼發汗重劑,主要用于風寒表實證所引起的惡寒發熱,咳喘但沒有汗出,而“千古傷寒第一方”桂枝湯,則屬于辛溫解表之劑,具有調和營衛的能力,主要用于表虛證,尤其是出汗的患者,最為適合。
2.風熱感冒
風熱在古代又被稱為“溫熱”,而在中醫里,有一學派,就是溫熱學派,其中最杰出的代表就是清代名醫吳鞠通,在他的《溫病條辨》里就收錄了很多用于風熱感冒的藥方,風熱感冒的患者多以熱象癥狀為主,表現為鼻塞、流黃涕,若是還伴有咽喉腫痛癥狀,那么就可以使用銀翹散加以緩解,方劑里的桔梗和甘草具有清利咽喉的作用,而若是咳嗽癥狀偏重,則可以使用桑菊飲,桑葉和菊花清宣肺熱、疏散風熱。
3.風濕感冒
這類感冒癥狀多以“濕邪”為主,主要表現為關節疼痛,得寒加重,得熱緩解,病程纏綿,這個時候就可以使用麻杏苡甘湯來治療。麻杏苡甘湯是《金匱要略》里的經典藥方,將麻黃、杏仁、薏苡仁、甘草合用,可解表祛濕,主要用于風濕病癥且伴有發熱癥狀的患者。
廣告
4.暑濕感冒
暑濕感冒又被稱為濕熱感冒,這類感冒多見于夏季,多表現為身熱不揚、肢體困重,常用方劑有三仁湯,三仁湯出自《溫病條辨》,也是吳鞠通的經典藥方,具有宣暢氣機、清利濕熱的效果。
5.體虛感冒
老年人大多會由于身體較弱亦或是病后氣陰虧虛、衛外不固,而反復患上感冒,也有可能在患上感冒后一直不見好轉,而之所以會這樣,主要就是因為身體里的正氣不足,因此,這個時時,就需要先補充正氣,而參蘇飲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具有益氣解表、理氣化痰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