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前門建國飯店,旅美華僑招思虹接受記者采訪。新京報記者 王嘉寧 攝
3月31日,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接受了旅美華僑招思虹捐贈的記錄了大量抗戰和二戰史實的文物資料,其中包括1945年日本投降的原版照片等。這已是招思虹及其團隊第7次向抗戰館捐贈文物資料。
2006年以來,招思虹已先后向國內三十多家博物館捐贈了近5000件文物史料。她為何要在海外收集抗戰文物?長期以來收集文物的費用何來?是什么支持她繼續下去?
4月1日,招思虹接受新京報記者專訪時說,讓抗戰文物“回家”是自己和團隊共同的心愿。我們留給后人的必須是一些白紙黑字、實實在在的東西。讓后代銘記先人的教訓,就是要透過文物說歷史。
招思虹
旅美華僑,廣東韶關人。上世紀80年代,隨丈夫一家移居美國。她在唐人街的華僑服務機構做社工8年,為旅美華人尋找工作。1997年,她根據工作中真實案例寫成的《金山之路》發表后引起了海外華僑強烈共鳴。1998年,她開始組織讀者從事公益,建立了北美第一支讀者慈善團隊?,F為美國華人收藏協會秘書長。
2006年來,招思虹及其讀者團隊在海外積極發動和帶領僑胞收集中國文物并捐贈回國,包括大量抗日文物資料。
文物收集無孔不入“錯過就沒了”
有時候會突然接到一些陌生人的電話,說家里有些遺物你們要不要,不要就跟老人一起葬了。我一聽就著急了,不管怎么樣都要先去看看。
新京報:在美國多年,怎么會想到收集抗戰文物?
招思虹:2002年,我帶著一枚郵票復印件回廣州參加“世粵聯會”。那是1942年美國郵政總署發行的紀念中國“七·七”抗戰五周年的紀念郵票,左右上方分別印著美國總統林肯和中國民主革命先驅孫中山先生的頭像,中間印著CHINA、“JULY7,1937”和“抗戰建國”。林肯頭像下印著“OF THE PEOPLE,BY THE PEOPLE,FOR THE PEOPLE”(民有、民治、民享);孫中山先生的頭像下則印著“民族、民權、民生”。
我很驚訝當時很多人不知道有這樣的郵票,這枚抗戰郵票實際上代表了一段歷史和那個時期的中美關系。2004年我把它捐給了廣州中山圖書館。從那開始,我在收藏中特別留意與二戰和中國抗戰有關的文物及歷史資料,把推動海外珍稀文物文獻回歸作為一種使命。
新京報:你主要通過哪些渠道來收集文物?
招思虹:在這方面我是無孔不入的。華僑家里、跳蚤市場、網上拍賣,還有很多文物是在垃圾堆旁、棺材邊搶救回來的。這么多年當地華僑已經知道我在為博物館收集華僑文物。有時候會突然接到一些陌生人的電話,說家里有些遺物你們要不要,不要就跟老人一起葬了。我一聽就著急了,不管怎么樣都要先去看看。
新京報:接到陌生電話讓你去整理遺物,會不會有所顧忌?
招思虹:有時候會,但是文物太珍貴了,可能錯過了以后就沒了。所以一接到線索,就會到現場去看。有一次一個讀者打電話給我,原話是他母親生前叮囑,等到她百年之后兩腳一伸,就找招思虹去他家。聽得我有點害怕,后來叫上美國華人收藏協會會長張樹強和副會長謝頌軍一起去,搬回了華僑文物“金山箱”。“金山”是五邑華僑對美國的慣稱。民國時期,美國華僑回國時,把西裝西褲、金銀細軟等物品統統放進大箱子里運回來。“金山箱”是華僑衣錦還鄉的象征,2008年捐給了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
1942年7月7日美國郵政總署發行的中國抗戰五周年紀念郵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