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癌癥“入侵”時,血常規或有5處異常,發現后請進一步診斷
“為什么抽那么多???半管不行?現在看病也是真麻煩,動不動就要化驗血,以前哪有那么復雜,搞得我都不敢去醫院了。”
相信很多人都注意到,無論是問診還是體檢,抽血似乎成了必經之路。
那么,血液檢查究竟能查出什么?醫院為什么要反復抽血?莫不是有什么“黑色產業”?
一、看病時,為啥醫生總讓先做個抽血檢查?
相信很多人去醫院時都有這樣的體驗,不管什么病去到醫院第一件事一定是抽血,有時候一個小感冒也需要抽不少血,這真的有必要嗎?
血管遍布全身,血液在內部不斷流動循環為各個組織器官提供氧氣、營養物質以及代謝毒素。在循環的過程中,血液成分會一定程度受到身體生理、病理變化的影響。
抽血化驗是現代醫學診斷的重要手段之一,可檢測體內的生化指標、免疫指標以及病原微生物等指標,對于醫生了解患者的病情有重要幫助,且可以為后續的治療提供依據。抽血檢查并不是醫院掙錢的手段,而是臨床需要進行的必要檢查。
聯勤保障部隊第983醫院心血管科副主任醫師王星表示,要求抽幾管血是因為一管血無法滿足所檢查的項目。每一種抽血化驗,所需要的試劑盒以及化驗的機器都不同,且一種檢查就需要一定量的血液,為了得到準確的結果也就需要抽好幾管血。
很多朋友會疑惑,那么多出來的血液,醫院會循環利用嗎?真的跟網上說的會賣給他人嗎?
首先可以明確的是,病人抽出的血液不會被拿去賣。
抽血檢查的目的是得到化驗結果,一旦化驗完畢這些血液就成為了醫療廢品,會按照相關條例進行處理。但醫院一般會對血液進行7天的留存,以防結果存在異常需要復檢,7天后則會與其他的醫療廢品一起分類銷毀,對此無需過多擔心。
二、抽血可以發現哪些疾?。?/span>
血液是體內氧氣、營養以及代謝毒素的重要載體,身體有生理、病理變化時可通過查血發現。臨床上的血液檢查一般可分為血常規、臟器功能檢查以及激素驗血檢查等,通過檢測血液中的各項指標,可以揭示多種疾病的存在:
1、感染性疾病
正常情況下,我們的血液內不會有細菌,一旦發生感染細菌會在血液內大量繁殖,讓患者出現發燒、打寒顫等異常。除了細菌感染外,乙肝、梅毒以及艾滋病等傳染性疾病也能通過查血查出。
2、血液系統疾病
通過檢查紅細胞、白細胞、血紅蛋白等指標,對于診斷白血病、骨髓增值性疾病、病理性貧血等有重要意義。
3、代謝性疾病
現代人很多存在生活習慣不健康的問題,容易引起體內血糖、血脂、蛋白質代謝紊亂,通過查血可發現血脂、血糖、膽固醇、尿酸是否存在異常,對于糖尿病、高血脂、高尿酸的診斷很重要。
4、內分泌疾病
通過血液檢查可查出甲狀腺激素水平以及腎上腺激素水平等,對甲減、甲亢等內分泌相關疾病的診斷有重要意義。
三、血常規有這些異常,或提示癌癥來臨!
既然血液檢查對這么多疾病有診斷作用,那么通過查血是不是能確診癌癥呢?
答案是不一定,大部分早期癌癥患者的血液不會有任何異常,無法通過查血直接診斷。但通過查血,可發現的一些指標異常,可能與癌癥相關。
1、血小板
血小板是血液內負責凝血、止血的物質,《JAMA Netw Open》上的一項研究稱,血小板計數高的人,麗紅結腸癌、胃癌、食管癌、胃癌以及卵巢癌的風險會明顯增加,其中相關性最高的為肺癌、結直腸癌。
2、白細胞
白細胞是體內防御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可參與免疫系統的應答反應,當白細胞值異常減少時,可能與病毒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化療藥物副作用相關,白細胞值異常上升則可能與白血病、原發性血小板增加以及細菌感染相關。
3、紅細胞
紅細胞主要功能是從肺部攜帶氧氣送到全身組織,同時將二氧化碳運回肺部呼出體外,維持身體正常的新陳代謝。紅細胞數量異常減少,很可能與缺鐵性貧血、血液系統惡性腫瘤、再生障礙性貧血相關。
4、血紅蛋白水平
血紅蛋白是紅細胞內的蛋白質,負責攜帶氧氣。癌癥患者體內的癌細胞會消耗大量的營養物質和氧氣,容易讓血紅蛋白水平下降,體檢查出血紅蛋白水平上升,很可能與骨髓癌相關。
5、血液中腫瘤標志物
血液腫瘤標志物對于一些早期癌癥的診斷有重要意義,如PSA檢查是前列腺癌的標志物、AFP是肝癌的標志物,通過這些檢查可提供一些癌癥早期發現的線索。
抽血檢查對于疾病的診斷非常重要,對此不要過分抗拒,以免延誤最佳的治療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