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封“感謝信”不一般,患者寫了一篇“論文”向醫生致謝
在論文“通訊作者”一欄,李楠也寫上了妻子的名字。在他看來,這一場手術改變的不只是自己,也帶給家人面對疾病的勇氣。
“結直腸外科學眾神之神的弟子、徘徊在員村二橫路的大腸守護者、22樓出電梯右轉的王、無畏的掏肛者、側方淋巴結的主宰、洞悉眾人之心的智者、使患者康復的法師!”“論文”中,李楠幽默地表達了對自己的主刀醫生駱衍新的感謝。
罹患直腸癌,他在這里“看到了一束光”
李楠是在一次腸鏡檢查中偶然發現自己罹患直腸癌的。7月26日,他向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形容,得知自己病情的那一刻,仿佛“被一棍子掄蒙了”。當時,醫生判斷,應按IV期結腸癌治療,先進行化療,再進行手術。
不敢懈怠,李楠和家人立刻決定前往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求醫。拿著李楠的片子和報告,駱衍新卻給出了不一樣的“答案”:不必化療,可以直接進行腫瘤切除術。
7月26日,駱衍新告訴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當時,李楠肺部出現陰影,但他依據經驗判斷并非典型的轉移瘤表現。此外,腸道腫瘤處淋巴結較大,但形態規整,不一定有轉移,沒有發展至IV期。
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結直腸外科一區主任駱衍新(左一)正在手術。醫院供圖
這個診斷讓李楠無比欣喜,“就像被扔到黑漆漆的井底之后,看到了一束光”。李楠仍舊記得聽到診斷時的心情,而術后病理檢查同樣印證了駱衍新的判斷。
6月3日,李楠被推進了手術室,接受了Noses手術,即經自然腔道進行根治性切除。駱衍新表示,這樣的手術,全院每年都要做6000臺左右。這項手術無需輔助取標本切口,更有利于患者恢復狀態。
一切順利。一周后,李楠出院;如今,他已經恢復正常生活、工作。
十年科研經歷,他決定為醫生送上一篇特殊的“感謝信”
身體恢復后,如何感謝醫生團隊,成了李楠的心頭大事。“他們給我的感覺很特別,醫生通常是嚴肅的,但他們活潑、溫暖。于是我就想,不如把感謝信也寫得特別和活潑一些。”
曾經從事科研工作十年,李楠決定寫一篇論文。于是,一篇看似嚴謹、實則幽默的“感謝信”誕生了。論文結構齊全,詳細講述了自己異地求醫、手術護理、術后恢復的全部過程,甚至在結尾標注了7條參考文獻。
在論文通訊作者一欄,李楠也寫上了自己妻子的名字。在他看來,這場手術改變的不只是自己,也帶給家人面對疾病的勇氣。
“作為醫生,對于論文再熟悉不過了,看到這篇‘論文’的時候特別驚喜。”駱衍新表示,結直腸癌得到規范的治療,預后還是比較客觀,但在面對疾病時,未知的惶恐幾乎不能避免。“不僅是醫生和患者之間,許多患者和患者之間也會相互鼓勵,看到這種情況,我們也會感受到安慰。”
在那篇論文結尾,李楠表達了自己的祝愿,希望曾幫助他的醫護在未來的臨床和研究工作中一切順遂。“罹患癌癥,的確不是舒適的人生體驗。在這樣的至暗時刻,所幸有如此專業的醫護團隊站在我的背后,讓我有勇氣去相信——‘這不是結束,甚至不是結束的序幕,這只是序幕的結束’。”李楠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