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立新教授:從模仿到超越——我國呼吸支持醫工結合的創新道路 | 第十九屆301呼吸疾病學術會議現場報道
醫師報訊 (融媒體記者 賈薇薇)7月27日,第十九屆301呼吸疾病學術會議開幕。在全體大會上,大會主席、解放軍總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部解立新教授回顧了現代ICU的起源,并分享了我國呼吸支持醫工結合創新道路的進程。
1953年是現代ICU的元年,那一年,丹麥哥本哈根的一名麻醉醫生首次通過氣管切開、氣管插管進行正壓通氣。此后,美國南加州大學醫學中心率先建立了心、肺臟器生命指標監護的醫療體系,組建了專業的ICU團隊,現代ICU之路正式啟航。
相比國外,我國的步伐稍緩,20世紀70年代,老一輩專家李華德教授、陳德昌教授、翁心植院士、鐘南山院士、劉又寧教授等在艱苦條件下開拓了我國現代ICU的道路,通過引進先進設備和醫療模式,創建了我國的現代ICU團隊。
解教授指出,彼時我國呼吸支持領域的發展與西方發達國家差距非常之大,只能引進國外設備,并不斷學習、跟隨。
到20世紀90年代末,隨著對現代機械通氣的深入了解,我國呼吸支持領域科研人員開始思考自己研發相關技術,并整合到國產呼吸機中,但依然處于模仿階段,依賴于使用進口呼吸機原件,“攢”一臺國產機器。不過,國外呼吸機的致命問題也開始暴露,比如對電壓的苛刻要求,自動氣流調整的不確定性,有創呼吸機無創通氣模式觸發延遲等。而我國科研團隊也不再滿足于追隨與模仿,期待能夠走出我們自己的創新道路。
面對國外呼吸機以單點評價為主而缺少全面評價,僅單一因素評價而缺少綜合層次分析,評價參數較少而缺乏極限性能的評估等諸多問題,2018年,解放軍總醫院呼吸醫學團隊下定決心打造呼吸機的綜合性能評價體系,并期待基于此優化提升國產呼吸機性能。
4年后,這一夢想實現了——2022年,全球首個全面評估無創呼吸機氣量輸出能力、混氧能力、壓力穩定能力、跟隨能力、反應能力的評價體系出爐,包含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ARDS)、fastARDS和高順應性4個模型,可通過直觀的“雷達圖”了解無創呼吸機的性能短板,并據此改進優化。此后,團隊又繼續開發了高流量評價體系,而當前的工作重點是啃下有創呼吸機性能評估體系建設這塊硬骨頭。
“我國主流應用的國產呼吸機幾乎都在我們團隊的幫助下進行了優化升級,當前與團隊合作的呼吸支持設備的國內市場占有率已超70%,我們協助國產呼吸支持設備實現了全面超越。”解教授自豪地表示。
對于呼吸支持設備的未來發展,解教授表示,智能化是必經之路,以實現智能評估、智能預警、智能給予干預建議。同時,解教授透露,即將推出國際首個智能化呼吸治療和呼吸康復平臺,構建實時、動態、連續、多維的信息化平臺,實現包含病情評估、治療、康復的呼吸治療全流程智能化管理。
最后解教授特別強調,有夢想就有未來,鼓勵大家從臨床發現問題,用科學方法解決問題,再回歸于臨床,推動醫學進步,形成閉環。在此過程中,團隊也將實現螺旋式的上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