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廁所時,大便前頭干硬,后頭軟黏,說明什么?告訴你答案
有一天,劉大爺和鄰居徐大爺聊天,徐大爺聽了他的煩惱后,告訴劉大爺,這可能不是小事,大便的變化可能是身體在發出信號,提醒我們要注意健康了。
那么,劉大爺遇到的“大便前硬后軟”的情況,到底是什么情況?會是癌癥的信號嗎?
一、符合“完美大便”的三大標準,恭喜你,說明腸道還很健康
和吃飯睡覺一樣,排便也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人生大事”,有沒有人好奇過,大便是怎么來的?
一般來說,在吃東西之后,身體會通過消化道處理這些食物,吸收所需的營養,然后把不需要的部分變成大便,最后通過肛門排出體外。
正常大便中,有3/4是水,剩下的1/4是固體。
這些固體部分主要包括:一部分是腸道里的微生物,約占三分之一;一部分是沒被完全消化的食物、消化液和腸道上皮細胞的混合物,同占三分之一左右;另外,剩下的是無機物和少量的蛋白質,大約2%到3%。
那么,正常的大便是什么樣的呢?
山東大學齊魯醫院消化內科張巖主任表示,“完美大便”,應該符合這三大標準:
第一,無論是一天去三次廁所,還是一周去三次,只要上廁所的頻率較為規律,都是正常的。
第二,顏色為黃色或黃褐色。飲食會影響大便顏色,例如攝入大量含鐵食物或動物內臟可能導致大便呈黑色。
第三,形狀通常呈現為香腸樣條狀,質地不黏膩,容易通過水沖洗干凈。
二、上廁所時,大便前頭干硬,后頭軟黏,這是為什么?
有些朋友發現,自己上廁所的時候,大便前頭干硬,后頭軟黏,這是正常的,還是腸胃出了問題?
不用擔心,偶爾出現這種情況,不是什么大問題,這與腸道運作、飲食習慣有關。
首先,腸道在不同時間處理這些廢物,這導致了水分吸收不均。大便前端在腸道里待得比較久,水分被吸收得更多,所以變得干硬。而后端則是新近形成的,水分還沒來得及被吸收,較為軟黏。
這種現象也跟腸道蠕動速度有關系。如果腸道蠕動慢,大便在大腸里停留時間長,前端就容易變硬。而當腸道開始蠕動,新形成的大便還沒變硬就排出來,所以是軟的。
另外,如果最近吃了些讓大便變硬的食物,比如缺乏纖維或者水分攝入不足,也會導致大便前端干硬。
不過,如果這種情況頻繁出現,也要警惕以下腸道問題:
腸易激綜合征:這是一種腸道功能性疾病,可能導致腸道水分吸收和分泌的平衡被打破,影響大便的質地和形狀。
濕氣過重:中醫認為,濕氣過重可能會影響腸道功能,導致大便質地異常。
腸息肉或腸癌:大便的異常有時候可能與腸道內壁的良性增生或腫瘤有關,影響腸道吸收功能,導致大便前部分質地較硬,后部分質地較軟。
三、腸道有惡性腫瘤,會有4個表現
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腫瘤醫學部李進醫生表示,大腸癌在早期階段很難被察覺,即使大便看起來沒有問題,沒有感覺到不適,但也不能保證肯定沒有腸癌。
一般來說,如果患上腸癌,可能會出現以下幾種表現:
1、便血
腸癌可能導致大便中帶有血跡,這可能是鮮紅色的,也可能是深色的,看起來像黑色的柏油。
2、大便習慣改變
腫瘤影響了腸道的正常功能,可能會引起排便習慣的改變,比如便秘或腹瀉,或者兩者交替出現。
3、腹痛
隨著腫瘤的增長,可能會引起腹部不適或疼痛,尤其是在下腹部。
4、排便困難
腫瘤不斷增大,會阻塞腸道,導致排便困難或感覺排便不盡。
在我國,腸癌患者確診時的平均年齡大概是45歲。所以,35到40歲開始,人們就進入了腸癌的高風險年齡段,而腸鏡檢查是揪出大腸癌的一把好手,建議40 歲后應定期做胃鏡檢查,45 歲后定期做腸鏡檢查。
大便是反映身體健康的晴雨表,如果偶爾出現大便前頭干硬、后頭軟黏的情況,不用太擔心,它其實是在提醒你,飲食習慣該改一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