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爆火!中藥奶茶“一天賣幾百杯”,醫生:作用不明顯
繼酸梅湯、三伏貼、曬背之后,各種中藥茶飲、中藥面包、中藥冰淇淋在一邊熬夜一邊“朋克養生”的年輕人中流行起來。
只不過,“中藥餐飲”這次能火多久?
“一天賣幾百杯”
在門店內,“中藥奶茶”“中藥面包”“中藥冰淇淋”被叫做“草本奶茶”“草本面包”“草本冰淇淋”。
13日,中新經緯來到北京同仁堂知嘛健康線下門店。除了羅漢果美式、陳皮拿鐵、紫蘇山楂茉莉美式等草本咖啡,店內還售賣各類網紅水和藥食同源的面包。
店員介紹,陳皮山楂美式、陳皮拿鐵、枸杞拿鐵與紫蘇系列都特別火,紫蘇山楂用同仁堂的“小紅罐”做的。“小紅罐”是指同仁堂知嘛健康滋補膏方,紫蘇山楂膏是其中的一款。
對于草本咖啡的售賣情況,店員表示,“周六日來你都說不上話,也沒座位。”
據介紹,網紅水融入了草本元素,主要有用西洋參片、羅漢果粒、大棗、貢菊等制作的“熬夜水”,用大棗、龍巖、茯苓、百合、酸棗仁等制作的“晚安水”,用桃膠、大棗、紅參片、桑椹等制作的“桃花水”。價格最高的是“桃花水”,一瓶42元。
“網紅水需要提前泡兩個小時才有味道,需要現做。”上述店員說。
此外,中新經緯在門店看到,“藥食同源”烘焙面包有滋養黑芝麻堿水面包、羅漢果藍莓歐包、陳皮肉桂蘋果酥、同仁堂枸杞原漿牛角包、蜂蜜黃芪胡蘿卜吐司,價格最高的為36元的羅漢果藍莓歐包。
據店員透露,一般下午一兩點會有批現做的面包出爐上架。13日下午四點半,中新經緯在店內看到,蜂蜜黃芪胡蘿卜吐司、羅漢果藍莓歐包均已售罄。
同日,中新經緯來到長春堂順時而飲前門店,菜單上的部分茶飲、奶茶、咖啡加入了五指毛桃、蒲公英、酸棗仁、山楂、陳皮等草本藥材,寫著“藥食同源”“草本輕養”“草本牛乳茶”“中華方劑手作茶”,價格在16元至28元之間。這些加入草本藥材的飲品部分只有冷飲選項,可以選擇不另外加糖。
“店內的草本奶茶一天能賣出幾百杯。”長春堂順時而飲前門店的店員告訴中新經緯。中新經緯點了一杯棗仁紅豆綿香飲,喝起來奶香味與紅豆味濃重,與奶茶無二,并沒有中藥的酸苦。
店員也直言,酸棗仁有安神的功效,但只喝一杯沒有特別的功效。如果需要,可以購買店內的代用茶。中新經緯看到,該茶飲店內還有蒲公英薄荷茶、山楂柑普茶、赤豆茯苓薏仁茶等代用茶銷售,單副價格在18元至29元之間。
順時而飲店內還有鮮果本草冰淇淋銷售,有桑葚西梅、茉莉檸檬、黑芝麻、五紅養生口味,一個冰淇淋球28元。不過,據店員介紹,芝麻口味的不太容易保存,賣完后不清楚后期是否會再上架。
誰在布局?
順時而飲官方公眾號文章介紹,順時而飲是長春堂旗下子品牌。200多年前,孫振蘭創立了中醫藥長春堂字號,歷經五代傳承至今。期間,長春堂的鎮店之寶“避瘟散”曾遠銷海外。
14日,中新經緯以加盟商的身份通過官方公眾號聯系上長春堂順時而飲招商工作人員,對方表示,不包括房租、人工和日常的運營費用,標準店(40平方米至120平方米)的投資規模在40萬元至60萬元之間,預估回本周期在12個月至15個月,毛利率在55%至60%。如果原料的價格有重大的漲幅,可能會影響產品售價。
值得注意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八條規定,生產經營的食品中不得添加藥品,但是可以添加按照傳統既是食品又是中藥材的物質。
該招商工作人員強調,門店不需要具備醫藥相關資質,店內的飲品用的不是中藥材,而是藥食同源原料。
養生經濟下,中草藥材走入人們的日常飲食中。
“中藥”與“奶茶”這兩個看似無關的食物,組合起來的話題“中藥奶茶”在抖音播放量達4.2億次。
中新經緯以關鍵詞“中藥奶茶”“草本奶茶”“中藥冰淇淋”在電商平臺上搜索,發現陸藜·開了個方子、百草間、1828王老吉、本草七情茶·新中式本草養生等品牌大部分草本茶飲的價格在20元至30元不等,也有團購價格低至13.9的竹蔗茅根雪梨飲和古法慢熬酸梅湯。
產品方面,中藥、本草茶飲既包含常見的養生飲品,比如酸梅湯、玫瑰檸檬茶、烏梅冰等,也包含一些標注“功效”的飲品。
比如百草間小程序上展示的產品“星辰入眸套餐”含有桑葚、枸杞、決明子、桑葉等多味藥材,產品名稱后面標注了“(護眼茗目方)煮方湯底”字樣;飲品“順雅英華”含有炒麥芽、山楂、山藥、白扁豆等原料,產品名稱后面標注“(健胃消食)煮方湯底”。
一些醫院和研究院也加入了這股“中藥+”熱潮。在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的一樓,就有一家主打養生歐包的“藥食坊”,成為不少年輕人的打卡點。電商平臺顯示,產品有麥冬清潤吐司、阿膠軟歐、黃芪養生包、蓮芡排濕包、杞菊養生包等。黑龍江省中醫藥科學院推出中藥雪糕,分別具有驅寒、飽腹和健脾功效。
“中藥餐飲”能火多久?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加入養生大軍,養生餐飲的熱度持續不減。從中藥咖啡到中藥奶茶,從中藥面包到中藥冰淇淋,爆款的出現背后,又能火多久?
廣東省食品安全保障促進會副會長、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告訴中新經緯,顏值管理、體重管理、營養管理、健康管理已貫穿于新生代以及大部分中國人的生活。他以同仁堂為例表示,同仁堂一直在走大健康的多元化的布局,整體看有品牌效應,但仍需要對多元化業態進行規劃落地與變現。
朱丹蓬表示,養生茶飲等“中藥+”產品抓住了人們對大健康需求的體現,但目前仍停留在概念炒作階段。如果沒有大企業的介入,整個中藥餐飲的賽道還將處于一個無序競爭、高價低質的1.0時代。
在“中藥餐飲”受到許多消費者追捧同時,也有不少人質疑:中醫叮囑少吃寒涼食物、少糖少油,中藥奶茶、冰淇淋、面包真的對身體有好處嗎?
對此,北京中醫藥大學中藥教研室副教授田昕對中新經緯表示,當下中藥茶飲的興起,體現出現在年輕人對中醫文化的重視與弘揚,但如何能把中藥茶飲做得科學、規范、有效果,很大程度上依賴商家自身的制作工藝。
她進一步解釋稱,大部分面包、奶茶、西點等,本身就有高油高糖、熱量偏高的特點,而冰淇淋是寒涼屬性,最容易傷脾胃,這些食物不管添加什么草本中藥,作用也不明顯。部分“藥食同源”的中藥也可以做成代茶飲,這些代茶飲是有一些藥效和作用的,但并非適合所有人,中醫講究辨證論治,要選擇適合自己體質的產品,不能隨意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