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援藏讓藏北牧民看病更便捷
新華社記者劉洪明、李鍵
地處西藏北部的那曲市,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自然條件艱苦,是中國海拔最高的地級市,也是醫療資源匱乏的草原牧區。
2023年12月正值寒冬,一個深夜,那曲市班戈縣北拉鎮瑪榮剛地社區一名孕婦的胎兒臍帶繞頸,情況危急。恰逢當天大風吹斷了電網,在停電的情況下進行手術風險較大。
浙江省紹興市中醫院援藏醫生、時任班戈縣人民醫院院長魏劍鋒接到電話后不到10分鐘就趕到醫院組織會診評估。當了解到轉院有90%的概率會導致嬰兒窒息死亡,魏劍鋒立即拍板決定手術。
用手電筒照明,經過剖宮產手術,孕婦扎西旺姆順利生下一名男嬰,術后4天康復出院。“幸虧有援藏醫生在,救了我一命。”扎西旺姆說。
受自然環境、醫療條件等制約,平均海拔4700米的班戈縣的危重患者曾經只能轉上級醫院治療。
自2021年8月以來,援藏團隊在班戈縣人民醫院著力提升當地危重癥救治能力,培育新建專科4個,開展新技術新項目20余項。這使原本需要轉至那曲市甚至拉薩市救治的創傷性骨折、剖宮產手術等危急疾病實現縣域內診療。
針對當地外傷骨折發病多、骨科專科缺失問題,魏劍鋒細化外科系統,帶領隊員建設專業化骨科,創造性開展高齡下肢骨折手術、痛風結石手術、肌腱吻合手術等當地多臺首例手術。
“感覺很好,謝謝援藏醫生。”提起右腿康復后的感受,75歲的班戈縣牧民次珍頻頻點頭稱贊。2023年4月,她因摔傷致右側小腿活動受限,來到班戈縣人民醫院就診后,被診斷為右側脛腓骨陳舊性骨折、右側小腿軟組織損傷感染,病情較重。
征得家屬同意后,浙江省紹興文理學院附屬醫院援藏醫生商金祥作為主治醫師,和同事為次珍進行了手術。這是班戈縣首例右側脛腓骨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手術。
“感謝援藏醫生,讓我媽媽能重新下地走路了。”次珍的女兒旺卓瑪說,沒過多久,媽媽被治愈的消息就在班戈縣傳開了。
這臺耗時兩個小時的手術由商金祥帶領徒弟索朗多吉、尼瑪次仁和高健共同完成。“多位同事已能夠獨立開展類似手術和小針刀微創手術,顯著提高了科室的醫療水平和手術成功率。”尼瑪次仁說,這些技術特別適用于當地多發病,針對性很強。
針對班戈縣群眾容易患關節炎的問題,魏劍鋒帶領同事大力推廣小針刀微創手術,自去年以來已開展小針刀手術400多例,治療效果明顯,受到患者普遍認可。
班戈縣人民醫院黨委書記洛桑旦達深有感觸地說,自從浙江援藏醫生來了之后,醫院業務能力和管理水平一年比一年好,不僅帶出一些當地醫護徒弟,還提升了老百姓的幸福感。
圍繞藏北群眾急難愁盼的衛生健康問題,在醫療人才“組團式”援藏工作之外,浙江和遼寧也從本省各級醫院選派醫護人員,把先進的醫療技術和管理理念帶到藏北,為草原牧民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醫療服務。
今年6月,在遼寧醫療援藏專家的幫助和指導下,一名腎癌患者在那曲市人民醫院順利接受手術,目前康復良好。這是那曲首例后腹腔鏡腎癌根治手術。患者家屬感慨:“我們原本打算去拉薩或者成都就醫,手術成功讓我們看到了本地醫療水平的提升。”
在援藏專家帶領下,那曲市人民醫院開展了多例疑難危重手術。第一例心梗靜脈溶栓、第一例腦卒中靜脈溶栓等手術成功完成,填補了藏北醫療技術空白,創造了多個高原健康奇跡。數據顯示,2023年醫院門急診量、住院量和手術量分別比2015年增加了66.44%、62.24%、234.89%。
記者從日前在拉薩召開的“30年來援藏工作開展情況”新聞發布會上獲悉,自1994年對口支援西藏以來,已有10批、近1.2萬名干部人才進藏工作,逐步形成了三年援藏和短期援藏、計劃內援藏和計劃外援藏等方式相結合的選派格局。
據西藏自治區衛生健康委副主任郭珞介紹,自2015年啟動醫療人才“組團式”援藏以來,184家支援醫院派出10批近2000名專家支援西藏醫療衛生事業,累計打包“移植”先進經驗1800多項,填補西藏醫療技術空白2500多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