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飯一個改變,脂肪肝好轉了!可惜很多人還不知道!
晚飯一個改變,脂肪肝好轉了
2024年7月29日,北京大學的研究人員刊發在《細胞代謝》期刊的一項研究發現,每天17點后到第二天上午7點不再吃任何,可改善脂肪肝。這種改善與腸道中瘤胃球菌有關。
研究截圖
研究招募了19名脂肪肝患者,進行了為期4周的飲食方案:
參與者每天早上7點到17點之間,只有這10個小時內可以吃東西;從17點到第二天早上7點不再吃任何東西。同時收集了實驗前后的糞便和血漿樣本,還檢測了肝功能及血脂異常的指標。
研究發現,4周后這樣的飲食調整改善了參與者的肝損指標,更改善了脂肪肝。比如,血清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轉移酶(AST)水平降低了,肝臟脂肪變性指數(HSI)、甘油三酯(TG)水平、體重指數(BMI)也降低了。①②
因此,條件允許可以把吃飯時間控制在17點前。對上班族來說,晚餐時間也盡量早一點,或許對身體代謝更有益處。
晚餐經常吃太晚傷害不止一點點
如果總是習慣晚餐吃太晚,或者吃夜宵,或者晚餐不規律,或許該關注一下身體變化,因為晚餐經常吃太晚,傷害不止一點點。
健康時報圖
1、不知不覺變胖
如果你不知不覺變胖了,或許需要關注下晚餐情況。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內分泌科副主任醫師吳晞2016年在接受健康時報采訪時表示,晚餐食用過飽,加之夜間運動量少,導致人體消化吸收不完全,代謝產生能量過度,也會增加患肥胖癥和糖尿病的風險。③
2、血壓可能變高
2019年刊發在美國《循環》雜志的一項研究發現,晚上8點以后吃得較多的女士,舒張壓顯著升高。研究者提醒,晚餐需要早點兒吃,而且晚餐在全天攝入食物熱量中所占的比例應減少,這樣才能降低心臟病發生風險。④
3、容易影響睡眠
晚餐吃太晚或者吃夜宵的人,大多數都是習慣晚睡的人。此外,剛吃完就睡覺,腸胃被迫“加班”,還會影響睡眠質量。
4、心情容易不好
不少人因為工作原因,晚餐會拖到很晚。內蒙古營養健康促進會副會長王思露2019年在健康時報刊文指出,經常不按時吃晚飯,難免會產生饑餓感,導致心情容易有一些不愉悅,如果這樣的狀態持續時間久了,會出現體力不支以及精神無法振作等問題。
5、腸胃會不舒服
北京朝陽醫院消化內科副主任醫師賈凱2016年在接受健康時報采訪時表示,很多人晚上九、十點鐘才會再吃飯,因為晚飯吃得晚,吃過飯以后馬上就休息,導致食物在身體內消化得不夠充分,這一類人很容易得胃炎、潰瘍病這樣的疾病。⑥
任璇/攝
6、血糖可能不好
山東省立第三醫院內分泌科副主任付鵬2024年在該院微信公眾號刊文介紹,一頓適時、適量且營養均衡的晚餐,能夠為身體提供必要的營養,支持夜間細胞修復與激素調節,同時也有助于維持血糖水平的穩定。而無論是過早還是過晚進食,都會打破營養吸收的平衡,長期如此,胰島素的分泌和作用就可能會出現異常,從而提升糖尿病的患病幾率。⑦
晚飯早點吃,確實對健康更有好處
許多人因工作、運動等各種原因選擇提前或推遲晚餐時間,甚至不吃晚餐。然而,付鵬醫生表示,作為一天中的最后一餐,晚餐的重要性往往被低估。晚餐的最佳進食時間為17點至19點之間。這一時間段既保證了與午餐的合理間隔(約6小時),也為晚餐后的消化和夜間休息預留了充足的時間(至少睡前4小時不再進食)。如果條件允許,盡量在20點之后避免進食,讓身體有足夠的時間代謝晚餐的攝入。⑦
當然,每個人的生活規律不同,所在的地區不同,但是建議晚餐最晚在睡前4小時左右食用,這樣對身體健康是比較有利的。
曹子豪/攝
如果你平時晚餐吃太晚,可以稍微提前一點。浙大邵逸夫醫院營養科營養師黃可人在“邵醫營養食之有理”刊文介紹,有研究曾發現,同樣是在8小時內進食,較晚進食(三餐時間分別為13點、17點、21點)與較早進食(三餐時間分別為9點、13點、17點)相比更易誘發肥胖。⑧
此外,2023年《自然通訊》刊發的一項研究也發現,晚餐每延遲1小時,腦血管疾病風險增加 8%。具體來說,與20點前吃晚餐者相比,21點后吃晚餐者腦血管疾病風險增加28%!
對比之下,早上8點之前吃完早飯和晚上8點之前吃完晚飯,具有預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相反,習慣在早上9點之后吃早飯和晚上9點之后吃最后一餐與更高的心血管疾病風險有關,尤其是在女性中。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