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歲男子,每天光吃菜不吃米飯,半年后,身體發生了什么變化?
家人發現后也是感覺把老人送去了醫院檢查,結果診療后才知道他這是患上了一種罕見病——煙酸缺乏癥。
這種病是因為煙酸缺乏引起,但煙酸在日常飲食中并不罕見,很多雜糧主食中都含有這種物質,只有盲目節食減肥,不吃主食的人才有機會患上這種病。
醫生隨后也詢問了大爺,才得知老人很早之前就開始不吃主食,據說主食吃的少,人會更容易長壽,還說主食吃多了會升高血糖,所以就長時間堅持不吃主食,結果卻......
很多人可能疑惑:為什么不吃主食也會對健康有害?
一、這樣吃飯的人,正在加速衰老和癌癥!
近期網絡上興起了一股減肥飲食方式,叫生酮飲食,特點就是通過不吃或者少吃主食,減少碳水的攝入,用肉類、蔬菜和蛋白質代替,據說可以減肥的同時還有預防血糖水平升高的作用。
但今年《科學·進展》權威期刊上卻發布了一項相關研究,科學家通過小鼠實驗生酮飲食后,發現實驗體多個器官都出現了細胞衰老的變化,后來的人體實驗中,也觀察到了類似的情況,于是認為生酮飲食會促進細胞衰老。
而且,還有說法稱生酮飲食可以抗癌,是真的嗎?
對此,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對患有乳腺癌的小鼠進行生酮飲食喂養后,發現雖然原發腫瘤得到一定抑制,但卻增加了癌癥轉移風險。
別小看不吃主食,嚴重甚至會影響壽命,《THE LANCET-Public Health》上就曾發布過相關研究,經過25年的隨訪,這項涉及43萬人的低碳飲食模式下,人們的預期壽命竟然縮短了4年,而且全天攝入總能量碳水化合物供能<40%或>70%,都會增加死亡風險,只有保持在50~55%的受試者,死亡風險最低。
二、國人最愛吃的米飯是“最差主食”?
很多人認為米飯營養單一,除了淀粉以外沒有其他營養物質,其實在成為米飯之前,一粒米的營養非常豐富,只不過在后期加工過程中,為了口感和保質期更長,人們將粗糙的外皮和里面富含優質的胚芽去掉,要知道稻米中的維生素、礦物質和膳食纖維等營養素都主要存儲在大米的外層中,因此最后得到的白米飯也就大部分只留下了淀粉,營養成分來看比較單一。
米飯也屬于高升糖食物,和饅頭、土豆泥、面食一樣,攝入過多也會導致血糖波動,特別是糖尿病人更要限制攝入,以防血糖升高太多。那吃白米飯真的會導致糖尿病嗎?
對此,2022年發布發一篇薈萃分析中指出,雖然每天白米飯攝入量不宜超過300克,在這個標準上每增加158克可能增加 13%2型糖尿病風險,但該結論卻對中國人并不適用。
因為中國人的飲食文化中,除了米飯等主食還有蔬菜、肉類、海鮮等菜肴,均衡飲食下,也會抑制血糖上升幅度,減少糖尿病風險。
所以不是白米飯不能吃而是吃的方法要注意,這樣吃更健康:
1、加點“料”:例如煮米飯的生活可以增加雜糧、雜豆,增加主食中的膳食纖維,同時也可以減少米飯攝入過多,影響血糖水平,而且膳食纖維還有利于腸胃消化吸收。
2、不要煮太軟爛:不然人體攝入后會加快消化吸收速度,增加餐后血糖提升風險。
3、少吃炒飯:這類飲食中除了淀粉含量高,還增加了不少油鹽等調味劑,熱量非常高,不宜多吃。
三、主食這樣吃延壽又抗衰,現在還來得及!
《營養素》期刊曾發布過一篇來自中南大學湘雅公共衛生學院的研究,根據實驗結果顯示,碳水攝入與長壽和抗衰老有密切聯系,并強調怎么吃主食很關鍵!
1、主食多樣化
也就是在每日主食選擇中,盡量多樣攝入,除了白米飯還可以搭配全谷物、雜豆類、薯類等主食一起吃,增加主食的營養素和膳食纖維。
2、粗細搭配
建議煮飯的時候可以搭配粗糧,一般建議粗糧比例占主食總量的三分之一范圍內為宜,烹飪方式最好選擇蒸煮形式,減少油炸烤制處理方法。
3、控制好量
成人每日主食攝入量有健康標準,一般推薦每人每天攝入主食總量控制在250~400克,其中 50~150克為全谷粗雜糧和雜豆、 50~100克為干重的薯類食物、其余為精米白面。
4、少吃“壞碳水”
廣東省婦幼保健院營養科主任夏燕瓊認為“壞碳水”也就是白米飯等精細碳水營養單一,熱量高,消化快,攝入過多會增加心血管負擔和糖尿病風險,比如米面、糖果、奶茶飲料等都屬于不好碳水,容易增加肥胖以及患慢性疾病的風險建,議盡量少吃。
所以吃碳水也有講究,想要吃的健康,就要注意上述方法,有選擇、有目的的吃才是關鍵,千萬不要盲目跟風戒主食,均衡攝入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