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胖不胖,看“圓度指數”,比 BMI 更靠譜
經典的 BMI 指數可能并不好使
BMI 指數(body mass index)即身體質量指數,就是我們常說的體重指數,它通過體重(公斤)除以身高(米)的平方計算得出,由于其易于理解且方便操作,成為現在最常用的評估當下的自己體重是否正常的指標,也是大樣本篩查人群肥胖的重要指標。
BMI 指數分級標準
然而,由于其依賴身高和體重這兩個數值,沒有考慮到被測人員身體成分不同對其產生的影響,從而導致 BMI 結果與事實不符,也就是說,BMI 指數相同的兩個人,很可能健康狀態差異巨大。
比如,對于健美愛好者來說,他們的體脂率很低,肌肉含量很高,但是肌肉的重量是大于脂肪的重量的,這就會導致這些健美愛好者的 BMI 指數偏高,很容易就達到超重甚至肥胖的程度,這就和 BMI 指數的初衷相違背了。
另外還有一類人會被 BMI 指數定義為體重正常甚至還偏低,他們遠看瘦瘦的,側面看瘦長的軀干上卻掛著明顯的大肚腩,一測體成分內臟脂肪超標,這類人就是“瘦瘦的高脂人群”,是 BMI 指數測不出的漏網之魚。
版權圖庫圖片,轉載使用可能涉及版權糾紛
BMI 指數還有一個局限性就是性別和年齡會對其造成很明顯的影響,所以在國民體質監測的過程中,為了更加準確的描述該年齡段體重健康狀況,BMI 指數的劃分標準會根據性別和年齡而波動。
更能描述肥胖的指數:BRI 指數
既然 BMI 指數不靠譜,那有沒有其他既準確又好算的指標呢?還真有一個,那就是最近流行的 BRI 指數。
BRI(body roundness index)指數被稱為身體圓度指數,用于評估身體內臟脂肪含量是否超標,該指標根據身高和腰圍計算得出,其數值越高,說明內臟脂肪堆積越明顯,肥胖、代謝綜合征等疾病的發病率可能越高。
BRI 指數的計算公式
通過這個指標,可以把那些“瘦瘦的胖子”篩選出來,及時給予健康管理干預。相對于 BMI 指數,BRI 指數最大的區別就在于沒有考慮體重,而是直接測量腰圍,有效屏蔽了那些大肌肉健美者,還能及時捕捉內臟脂肪超標者。尤其是對于老年人,BRI 指數可以更準確地評估其健康狀況。
內臟脂肪超標可是當代久坐人群的一大痛,內臟脂肪超標會導致冠心病、2 型糖尿病、代謝性疾病等慢病的患病風險增加。內臟脂肪超標者又稱為中心型肥胖,其特點是看似“正常”,實際脂肪分布在腹腔內臟的一種肥胖狀態,表現為整體看似“正常”,而腰圍增加。
按照我國人群標準,男性腰圍≥90cm,女性≥85cm 即可診斷為中心型肥胖;或者利用 CT 或 MRI 等設備精準測量內臟脂肪面積,若≥80cm² 可診斷為中心性肥胖。所以說,到底胖不胖,還是量量腰圍,算個 BRI 指數更靠譜。
怎么自測 BRI 指數?
既然腰圍數據這么重要,那么腰圍的測量也要盡可能準確。腰圍標準測量方法如下:
1.被測量者應穿著輕便的衣物,采取垂直站立姿勢,雙足自然分開 25 至 30cm,體重均勻分配到兩腿,保持平穩呼吸,避免吸氣時測量。
2.使用一根沒有彈性、最小刻度為 1mm 的軟尺,在髂嵴最高點和第 12 肋下緣連線的中點,沿水平方向圍繞腹部一周,保持軟尺各部分處于水平位置,緊貼而不壓迫皮膚進行測量。
3.測量時,被測者應保持腹部放松,不要收腹。
4.測量值應精確到 1mm。
版權圖庫圖片,轉載使用可能涉及版權糾紛
目前對于 BRI 的正常值范圍尚未有完全統一的標準,研究普遍認為,BRI 在 4.5~5.5 左右的人群相對較為健康,死亡風險相對較低。
BRI 小于 3.4 的人群,可能存在營養不良、肌肉萎縮或缺少活動等情況,全因死亡率可能增加 25%。而 BRI 在 6.9 及以上的人群,全因死亡率可能增加 49%,提示內臟脂肪堆積較為明顯,患心血管疾病、2 型糖尿病等疾病的風險也更高。
BRI 的局限性
需要注意的是,BRI 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作為較新的身體評估指標,BRI與 BMI 相比,其相關研究量少,且還處于不斷積累階段。目前對于 BRI 在不同人群、不同疾病狀態下的具體變化規律和預測價值還缺乏足夠多的長期研究數據支持。
另外,其測量相對比較復雜,測量位置稍有不同,測量結果就會出現比較大的偏差,而且不利于重復測量,因此容易出現誤差。
除此之外,機體差異也會對數值結果的評估產生影響,比如較高的肌肉量可能導致體重和腰圍數值較高,從而使 BRI 值被高估,錯誤地提示健康風險。
比如,對于一些腰圍較大的健身人群,BRI 指數還是會偏高(比如大級別舉重運動員等),但這并不意味著他們存在更高的慢病風險。
還有很多女性胖在屁股和大腿而腰不粗,俗稱“梨形身材”,這些部位脂肪堆積也會造成相關代謝性慢病風險,同樣不容忽視。所以,越來越多的研究發現,相對于女性,中老年男性使用 BRI 指數預測慢病準確率更高。
其實,無論是用 BMI 指數,還是 BRI 指數,都不要因為具體的某個數值而感到焦慮,選擇積極健康的生活方式,通過主動運動和合理膳食控制體脂才是最核心的要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