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沒有糖尿病,看腳背就知?提醒:糖友的腳背多會有這幾種表現
不少人可能忽略了一個簡單的事實——糖尿病的典型表現不一定都是在血糖數值上,而是更多地隱藏在身體的細微變化中。糖尿病對末梢神經和血管的影響,最直觀的體現往往出現在腳背,及時關注這些變化,可能就是防止病情惡化的關鍵一步。
足背肌膚變得纖薄,血脈在表皮下清晰可辨。
糖尿病患者血管在高血糖的長期作用下易受損害,血流不暢,使得皮膚日漸菲薄,尤其在腳背區域更為突顯。這種皮膚變薄可能伴隨著腳背血管明顯浮現,看上去甚至有些“透明”。醫學研究表明,高血糖環境會讓血管壁變硬,微循環受損,血液無法有效供給皮膚。
國外相關研究(如英國糖尿病協會研究報告)指出,皮膚厚度的改變和血流循環的狀況有直接關系,尤其對于糖尿病患者來說,這一特征不容忽視。如果你或家人發現腳背上的皮膚越來越薄、越來越亮,建議盡早前往醫院檢查血糖和周圍血管功能。
2. 腳背水腫,長期未消
長期水腫是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一個常見信號。糖尿病患者由于微血管的病變,容易導致體液滯留,尤其在腳背和腳踝部位。這種水腫往往在按壓時沒有凹陷,短時間內也不易消失。如果你早晨醒來發現腳背持續腫脹,并且這種情況并沒有隨時間消退,那么很有可能是因為糖尿病引起的血管或腎臟問題。
一項美國糖尿病協會(ADA)的研究顯示,糖尿病患者中長期腳部水腫的人群,其合并的糖尿病腎病發生率更高。腳背的水腫不容小覷,持續的水腫可能意味著腎功能的逐步下降。
3. 感覺遲鈍,觸覺減弱
腳背的神經分布很豐富,當高血糖長時間存在時,會引起神經系統的損傷,使腳背的敏感性下降。糖尿病性周圍神經病變(DPN)是糖尿病患者中非常普遍的一種并發癥,表現為腳背和腳趾觸覺、痛覺的減弱,甚至有些患者形容“像墊了層棉花”。
國內外多項研究均指出,神經損傷是糖尿病的早期并發癥之一。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的研究表明,約50%的糖尿病患者在確診10年內都會經歷不同程度的神經病變,出現腳背觸覺和痛覺減弱等癥狀。
4. 腳背溫度異常,冷熱感知失調
糖尿病會導致微循環障礙,從而影響腳背部位的溫度調節。很多患者可能會感覺腳背發涼,特別是在夜間,可能還會伴隨著灼熱感。這種對冷熱感覺的失常,源于血液流通不暢與神經功能的受損共同作用所致。此時,腳部溫度的異常變化,不僅是病變的信號,更可能會引發嚴重的潰瘍。
在《英國糖尿病足病學雜志》的一篇文章中提到,糖尿病患者的足部溫度波動較大,尤其在腳背和腳底區域,需要警惕溫度過高或過低的情況,以免形成潰瘍。
當足部表面出現不明原因的創傷,并且恢復速度遲緩時,需留意。
糖尿病所誘發的血管問題,會使得足部上端血液流通不暢,進而令創傷的恢復力大幅下降。如果你注意到腳背經常出現小傷口,且愈合的速度非常慢,甚至感染反復,這時應高度懷疑血糖是否已經失控。研究顯示,大約15%的糖尿病病人會在某個時期遭遇腳部破損,這些細微的創口常常是潰爛發生的初步跡象。
關注腳背變化,科學管理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種全身性的慢性疾病,腳背的這些細微變化并不是疾病的全部,但卻往往是其并發癥的先兆。時常自行檢查腳部狀況并接受專業醫療評估,對于維護足部健康來說是極為關鍵的。這里提供一些建議,幫助糖尿病患者更好地管理自己的病情:
每周自我檢視腳部一回,留意膚色、溫度及有無破損等異常情況。
確保血糖處于適宜區間:嚴格管理膳食并密切監測血糖讀數,這是避免并發癥發生的重點。
維持腳部干凈與保養:切勿穿著不合腳的鞋履,防止擠壓及磨損腳部肌膚。
中老年糖尿病患者應每年安排一次足部專業檢查,特別是要關注潛在的足部健康問題,確保及時評估安全狀況。
糖尿病足部問題的預防和管理是長期的工作,需要患者和家屬共同關注和護理。只有在細微處多留心,及時發現問題,才能有效防止糖尿病的嚴重并發癥。
- 中醫藥已成為參與全球衛生治理和助力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的重要力量
- 用好小柴胡,少去找大夫!掌握10個經典用法,或能成為半個醫生
- 看跨國藥械企業如何用創新方案踐行中國承諾 | 聚焦進博會
- 七國數據統計發現:男性和受教育程度高的未婚者抑郁風險更高
- 63歲女子吃降壓藥7年,卻腦出血離世!醫生:她犯了3個致命錯誤
- 三高、失眠“怕”這菜!抗炎癥、提高免疫力、強身體,常吃好處多
- 復旦兒科攜手華東理工成立兒童健康社會工作聯合研究中心
- 乙肝疫苗技術轉讓35周年,默沙東再赴“進博之約” | 聚焦進博會
- 央視曝光:這種床墊含1級致癌物!用越久越危險,家里有的趕緊扔
- 安徽省胸科醫院巡回醫療隊:守望相助 共繪健康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