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理促提網速降網費 工信部稱已布置企業落實
新京報訊 前天,李克強總理在一季度經濟形勢座談會上敦促提網速降網費。記者昨日調查發現,每月上網花費100元以上的網民普遍存在。而網絡調查結果顯示,多數消費者對網絡服務速度并不滿意。
昨晚,工信部回應,將推動企業加大網絡投資、降低手機流量資費,已立即布置相關企業研究落實。
網調顯示上網花費與預期差距大
根據騰訊大燕網和新浪網對10萬多名網友的調查,有近7成的網友每個月上網花費為50元至200元,其中,三成多網友每月網費在100元至200元之間。
相對應的是,實際上網花費與消費者的預期相差很大。新浪網調查顯示,73.6%的網友,每個月可以接受的網費在50元以內;能夠接受100元至200元上網費的,只有3.6%。
同時,高花費所帶來的服務效果卻并不令人滿意。新浪網調查顯示,66%的人認為上網“速度慢”。騰訊大燕網調查中,92%的人認為網速“湊合能用”。
對于網速慢、費用高的原因,多數網友認為,是壟斷導致缺乏競爭。在新浪網調查數據中,這部分網友占85.1%。
手機每月730M流量不敢看視頻
在北京,每月上網實際要花多少錢呢?市民盛先生統計了他近6個月的流量情況后發現,他平均每個月使用手機流量730M。“從來不敢看視頻,每個月手機流量花費大概50元。”
記者對比三大運營商流量包發現,中國移動流量資費相對便宜,50元/月包含1G流量。中國電信3G網絡50元/月包含800M流量。聯通3G最低10元/月100M流量,最高100元/半年,1G流量。
除了手機上網,大部分人每個月還要花一筆固定寬帶費用。記者查詢了北京目前十幾家運營商的寬帶收費情況,長城寬帶、寬帶通、歌華有線、鵬博士等提供的寬帶速度從10M到100M不等,價格主要在700元/年至1300元/年之間。
幾家運營商客服工作人員表示,市民裝寬帶以30M、50M居多,平均算下來月均花費在65元至77元。
工信部:今年將大幅提升網速
對于社會關注“手機流量資費貴和網速慢”,昨晚,工信部表示,工信部一直與相關部委共同深入落實“寬帶中國戰略”,推動企業加大網絡投資、降低手機流量資費。
為落實李克強總理指示,工信部將加大今年寬帶專項行動中“加快4G建設”、“大幅提升網速”等工作的力度,使老百姓上網速度更快,價格更優惠。
■ 對話
丁磊:建議加大通信基礎設施投入
新京報:你怎么想到要和李克強總理建議提網速、降網費的問題,對你個人或公司業務有哪些切實聯系?
網易公司董事局主席丁磊:作為在中國服務數億網民的互聯網公司,網易的發展與大環境和基礎設施建設息息相關。作為最重要的信息基礎設施,寬帶支撐著物聯網、云計算等技術產業的發展,提升寬帶能力十分重要。
網速、資費也決定著我們的產品是否可以服務更多的人。比如“網易云課堂”產品正在積極為藍領工人提供在線技能培訓,這過程中我們就能夠看到,目前高昂的流量費可能會成為在線教育發展的障礙。
新京報:現在對總理的回應,有何感想?
丁磊:非常高興這個建議能夠得到總理的重視和熱烈響應。未來我們會在在線教育、電商、金融等更多傳統產業和移動互聯網結合的業務上做出更多探索,積極實踐“互聯網+”。
新京報:在向總理建議前,曾和運營商以及有關方面溝通過此事嗎?結果如何?
丁磊:也是討論過的。其實我們能看到各家運營商都正在積極努力和改變。在需求極速增長下,我們應該要在通信基礎設施建設上投入更多和想更多辦法,提供更快更便宜的網絡,這非常非常重要。
■ 專家說法
運營商利潤高 還有降價空間
互聯網IT行業知名評論人磐石之心分析認為,用戶之所以感覺上網費用貴,和國內外購機習慣有很大關系。國外手機捆綁套餐進行銷售,享受通話時間、流量等額度都比較大;國內消費者習慣買裸機,再單獨辦套餐會比較貴。
例如針對丁磊提到的“流量費很貴,1G就要70元”,磐石之心稱:“這樣算是流量包費用,或者是超出了套餐后購買流量的費用。而使用套餐的價格就并不貴。”
不過磐石之心表示,從企業利潤率角度來看,國外運營商的利潤非常低,大都在10%以內,國內運營商利潤能達到25%,可見還是存在降價空間。
他建議,要降低網費,“運營商可以考慮與產業鏈其他企業進行合作,將成本分攤”。比如可以同互聯網企業合作,推廣對方的應用、產品,附送流量包,由互聯網公司為這部分成本買單。
對于網友普遍感受到的上網速度慢,鵬博士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國城市上網速度總體狀況還可以,特別在城市地區帶寬提升得很迅速,第三方測速軟件公布的數據也印證了實際情況。
但由于人口基數大,經濟發展不平衡,離發達國家水平有差距,所以改變這種狀況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目前,從國家宏觀政策上,鼓勵和引導民營資本進入電信建設領域,培育和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為改善低網速和高價格的市場現狀有非常大的促進作用,但基于電信投資的客觀規律,政策出來到見效果需要一段過程。
■ 網民吐槽
流量跑得“肝疼肉痛”
北京市民余先生最近下載了一個記單詞的軟件,沒想到使用不到一小時,流量走了200多元,“肝都疼了”。余先生覺得奇怪,一小時怎么“跑”了那么多流量,于是打電話給運營商。運營商表示,余先生是自己使用不當造成的損失,不予處理。
和余先生一樣,張先生是看了幾段搞笑視頻后,發現手機欠費了近300元。
家住燕郊的張先生說,自己上班路上看了幾段搞笑視頻,手機就提示欠費了。后來查詢消費記錄,發現上網觀看視頻不到10分鐘,流量費用達到278元。
張先生分析,應該是自己手機網絡由3G升級到4G,但沒辦理4G套餐導致欠費。
“忘了關4G,一覺醒來你的房子就歸移動了。”這是網上關于4G的段子,張先生說,自己雖然不如段子說得那么慘,但也夠“肉痛”的,“只能吸取教訓了”。
采寫/新京報記者 郭永芳 新京報制圖/張妍
數據來源:全球最大的CDN服務商Akamai、《中國寬帶速率狀況報告》
本版采寫/新京報記者李媛 郭永芳 劉夏 劉溪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