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重啟購金,釋放什么信號?



近日,國家外匯管理局(下稱“外匯局”)發布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11月末,我國外匯儲備規模為32659億美元,較10月末上升48億美元,升幅為0.15%。其中,中國11月末黃金儲備為7296萬盎司,10月末為7280萬盎司。此前央行連續六個月暫停增持黃金。
受訪人士認為,這是央行多元化配置外匯儲備的需求,且在金價回落后增持黃金儲備的意愿較強。此外,近期強勢美元引致的人民幣貶值壓力,亦提升央行增持黃金儲備穩匯率的需求。
外儲規模微升
數據統計顯示,截至2024年11月末,我國外匯儲備規模為32659億美元,較10月末上升48億美元,升幅為0.15%。

對于外儲規模的上升,外匯局表示,2024年11月,受主要央行貨幣政策及預期、宏觀經濟數據等因素影響,美元指數上漲,全球金融資產價格總體上漲。匯率折算和資產價格變化等因素綜合作用,當月外匯儲備規模上升。我國經濟運行回升勢頭增強,市場信心改善,將繼續為外匯儲備規模保持基本穩定提供支撐。
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表示,近期出臺的一攬子增量政策有效提振了資本市場信心,人民幣資產對外資的吸引力顯著提升,對外匯儲備穩定形成有力支撐。我國亦將繼續推動各項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落地生效,鞏固經濟回升向好勢頭,為國際收支保持基本平衡奠定堅實基礎。
信普資產投資總監毛君岳向記者分析表示,我國11月末外匯儲備規模較上月末小幅增長,說明我國經濟運行回升勢頭不弱,市場信心正在改善。
浙商證券研報認為,從11月我國官方外匯儲備來看,我國國際收支平衡壓力相對可控。展望后續匯率走勢,短期美元指數仍有進一步上行空間,但突破此前108的前高位置仍有一定難度,而這主要源于歐洲下行風險增加。
對于人民幣兌美元走勢,浙商證券研報認為,短期仍有可能下探,一方面源于美元自身走強,另一方面因為中美貿易摩擦逼近(特朗普近期于社交媒體宣稱將對華額外加征10%關稅),在此背景下,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可能階段性突破7.3關口向下貶值。
央行增持黃金
央行再啟黃金“買買買”模式,也引發市場關注。
數據統計顯示,截至2024年11月末,我國央行黃金儲備報7296萬盎司,較上個月增加16萬盎司。在此之前,我國央行已連續6個月暫停增持黃金儲備。
央行時隔半年首次增持黃金,這釋放了什么信號?
南華期貨有色分析師夏瑩瑩向記者分析道,這表明了央行多元化配置外匯儲備的需求,且在金價回落后增持黃金儲備的意愿較強。此外,受全球貿易摩擦等因素影響,近期強勢美元引致人民幣貶值壓力,亦提升央行增持黃金儲備穩匯率的需求。從長遠角度看,增加黃金儲備可以促進國家金融穩定、優化外匯儲備結構、對沖經濟風險并增強國家和人民幣信用。
“從中國央行角度看,中國仍有較大增儲黃金儲備空間。預計2025年黃金價格可能仍主要受投資需求波動主導,但央行購金將為金價帶來強勁的下方支撐。”夏瑩瑩表示。
投資價值幾何
展望后市,黃金投資價值究竟如何?
排排網財富研究員卜益力認為,盡管黃金價格高企,但由于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與避險需求、全球央行的持續購買以及美聯儲進入到降息周期的預期等綜合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黃金仍然具有較高的長期投資價值。
毛君岳則認為,從表面看,目前利多黃金的因素占據多數,但結合目前黃金高位震蕩的走勢,黃金目前或許不具備很好的投資價值。一方面,中東局勢方面,隨著敘利亞巴沙爾政府的崩潰,以色列強硬派將獲得明顯優勢。另一方面,隨著特朗普執政的臨近,俄烏戰爭局勢也將緩和,且美元近期也在逐步走強。
對于金價行情,黑崎資本首席戰略官陳興文指出,盡管短期內黃金價格可能面臨漲幅過大承壓,但中長期內,黃金市場仍具有上漲潛力。主要地緣政治的不確定性是推高黃金需求的關鍵因素之一。在全球主要經濟體出現“逆全球化”、貨幣體系“去美元化”、債務危機和主權信用風險等因素的背景下,黃金作為避險資產和國際貨幣與本幣之間的“平衡砝碼”,其價格得到了強勁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