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個“催動”全身氣血的中藥,溫腎陽、通血脈,久服輕身不老


核心提示:從諸多文獻中我們會發現,桂枝的名稱多有變遷,從最初的牡桂名稱到后來的桂枝,肉桂,桂心,細心研究發現,這些藥物雖名稱并不相
從諸多文獻中我們會發現,桂枝的名稱多有變遷,從最初的牡桂名稱到后來的桂枝,肉桂,桂心,細心研究發現,這些藥物雖名稱并不相同,不過藥物來源卻都是樟科植物,只是所選取的入藥部位不同罷了。肉桂所用部位為肉桂樹皮,桂心所用部位為樟科植物木質芯,而桂枝則是在春季肉桂吐翠時候選擇它的新鮮嫩枝入藥使用,真是一藥而有諸般功效了。
廣告
肺為通調水道臟腑,今肺衛失宣,水道不利,水飲邪氣在內而生痰飲、蓄水疾病嚴重者還容易病發眩暈、水腫癥候。以桂枝溫散寒飲,治療水濕不運的癥候有較好作用。 若論桂枝功效,還得重讀《神農本草經》。盡管我們現代中藥學中對于桂枝的功效介紹相當詳細,不過仍然不能夠完全還原桂枝的諸般功效。
廣告

×
桂枝辛甘微溫,能夠入心經、肺經、膀胱經,是重要的解表藥物,《醫學啟源》一書認為桂枝“主傷風頭痛,開腠理”,故將桂枝劃分為解表藥一種。不同于麻黃辛溫解表的峻烈,桂枝辛甘溫煦,善于發汗解表解肌,用于治療表寒而肌肉骨骼酸痛的風寒表證效果較好。桂枝又能夠入肺經、膀胱經,辛甘化陽,助運脾陽又能夠溫腎陽幫助膀胱氣化。


×
《神農本草經》中認為桂枝“主上氣逆”,并將桂枝列為上品,認為桂枝“久服輕身不老”,不管所記載的桂枝功效是否真如書中所介紹的這般有效,桂枝能夠入心經,辛甘化陽,能夠助運心陽,通血脈,對于老年患者出現的心陽不振,心悸陣發的不適癥狀有較好的作用。《傷寒論》一書是對《神農本草經》藥書的有效實施者,其所載“炙甘草湯”中多用桂枝鼓舞陽氣,制約陰寒盛極,治療心動悸疾病效果較好。桂枝辛甘微溫,易傷陰動血,孕婦并不適宜使用。圖文來源:本草世界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