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豬油是心血管的“害人精”?冬季吃豬油,補虛潤燥、滋養脾臟


核心提示:近幾年來,太多人排斥豬油了,認為其飽和脂肪含量太高,會導致膽固醇水平上升。但是,我國居民食用豬油的歷史可追溯至西周時期,
近幾年來,太多人排斥豬油了,認為其飽和脂肪含量太高,會導致膽固醇水平上升。
廣告
廣告
廣告
但是,我國居民食用豬油的歷史可追溯至西周時期,而“三高”卻是近些年來的高發疾病,顯然,把病因簡單地歸結于“吃豬油”并不科學。
民間有傳說,一勺豬油等于五副藥。
雖說有點夸張,但也側面說明豬油營養價值很高,并非單純的有害脂肪。
豬油是心血管的“害人精”?

×
世紀初開始,豬油高飽和脂肪,吃了傷血管的言論甚囂塵上,導致很多人面對美味的豬油只敢望而卻步……
豬油的飽和脂肪含量高達39%,《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每天吃飽和脂肪的量不應超過總熱量的10%。
以普通成年女性來說,每天大約需要2000千卡的熱量,那么飽和脂肪就應當控制在20g以內,如果全部換算成豬油,那么就是50克。
看起來很多,但飽和脂肪的來源可不止豬油,每天吃的肉、蛋、奶、植物油、零食等可都含有飽和脂肪,可能還沒輪到豬油上場,就遠遠超標了。
所以日常中,豬油最好是少量,偶爾吃一次豬油拌飯,炒青菜放點豬油,這樣是沒問題的。
而且豬油里除了飽和脂肪外,被叫做“健康脂肪”的不飽和脂肪也不少:
單不飽和脂肪酸:血管潤滑劑,具有預防動脈硬化的作用,還能降低膽固醇、調節血脂。
多不飽和脂肪酸:降低膽固醇、甘油三酯、養護心血管,輔助改善記憶力、提高思維能力。
其次,豬油富含維B、維D和礦物質,一勺豬油含有的維生素D,僅次于魚肝油。
單純從營養層面來看,真的很難將其定義為“垃圾食品”。
英國BBC就曾找科學家對1000多種食材進行分析、評估,打出營養分。令人驚訝的是,多年來被釘在健康恥辱柱上的豬油,竟然位列第八。

豬油這么好的東西,不吃就太可惜了!
所以一切的標準是“別過量,適量吃”。
適當吃豬油,對身體有好處

×
1
補虛潤燥
中醫認為,豬油味甘、性涼;有補虛、潤燥、解毒的作用;《外治壽世方》中記載,每天晚上用熟豬油涂在臉部和嘴唇上,就能有效治療面唇干燥。
2
滋養脾臟
豬油可以滋養五臟,尤其針對脾胃和肺。豬油味甘,有助于食物消化,所以豬油可適用于脾胃虛弱、食欲不振、身材瘦弱的人群。
3
潤燥止咳
豬油能補益肺陰,這就間接促進了皮膚的光滑和毛發的生長。
因此豬油固有“悅皮膚,作手膏,不皸裂”之說。
4
潤腸通便
豬油滑膩,又入大腸經,正好可以潤滑腸道,使人排便通暢。
什么人,吃什么油!

動物油、固態油:豬油、牛油、奶油、黃油等動物油脂或固態油脂,以及椰子油、棕櫚油含較多飽和脂肪酸,這類油不適合老年人、心腦血管疾病患者以及肥胖者。
橄欖油、茶籽油、菜籽油:屬于單不飽和脂肪酸型,大部分人都能吃,但相對來說,更適合中老年人、高血脂和心腦血管疾病的人群食用。
大豆油、葵花籽油、玉米油:含多不飽和脂肪酸比例高,適合各類人群食用,特別是兒童、老年人、高血脂和心腦血管疾病患者。
花生油、芝麻油、稻米油:各類脂肪酸比例均衡,適合各類人群食用。建議大家根據自己的健康狀態選擇。
簡單來說,對于健康人士來說,吃葷菜較多的時候,盡量選擇用植物油;長期吃素的人,可以適量用豬油。

×
在家熬豬油只要掌握訣竅,不僅煉出的油又白又香,而且出油還多。
材料:豬板油,清水100ml。
做法:
① 豬板油洗凈,切小塊,先加入適量涼水,然后再放豬油,中火煮至水沸;
② 掀蓋加入蔥姜增香,翻攪鍋內豬板油,確保不粘鍋;
③ 等鍋內油比較多,可以開始舀油;
④ 冷卻后,豬油應該凝固成乳白色,無殘渣,不發灰。
疾病不是吃油帶來的,美食從來都不是洪水猛獸。
膳食均衡,適可而止,想吃什么都不怕!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