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銀行山西省分行:提質增效服務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今年以來,中國銀行山西省分行(簡稱“中行山西省分行”)圍繞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5篇文章,聚焦山西在國家中部崛起戰略中的職責定位,堅持把金融服務實體經濟作為根本宗旨,持續提質增效,服務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截至今年11月末,中行山西省分行當年貸款凈增超過500億元,新增投放領跑當地同業。
向“新”圖強 激活科技金融引擎
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素是科技創新,而科技型企業扮演著科技創新主體的重要角色。中行山西省分行不斷完善金融支持科技創新體系,針對科技型企業全生命周期特點,創新研發“科技積分貸”“知識產權質押貸”等產品,為企業打造“一站式”“全鏈條”金融服務。
晶科能源“年產56吉瓦垂直一體化大基地項目”是山西重大轉型項目,中行山西省分行作為首家對接項目的金融機構,成功為其批復25億元授信總量。同時,中行山西省分行與山西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工業和信息化廳、科學技術廳等單位簽署全面戰略合作協議,圍繞重大項目清單,開展專項服務,逐一對接支持。截至目前,中行山西省分行2024年新支持科技型企業近400家,當年科技貸款增量首次突破110億元,科技貸款規模及增量均創歷史新高。
逐“綠”前行 打造綠色金融品牌
中行山西省分行著眼“雙碳”目標,積極探索“綠色+轉型”金融新思路,依托集團“中銀綠色+”品牌體系,以發展的“含綠量”提升增長的“含金量”,為當地提供優質綠色金融服務。
近年來,中行山西省分行不斷完善綠色金融產品與服務體系,通過加強規劃設計,制定相關政策措施,加大對“降碳”“減污”“擴綠”等相關行業和項目的支持力度,參與5G智能礦山建設等項目,有效解決節能環保、清潔能源等行業面臨的投資周期長、抵押物不足等難題。截至目前,中行山西省分行綠色貸款余額、綠色債券承銷量等可比數據均位列省內同業前列。
支小助農 扛牢普惠金融責任
作為金融工作政治性、人民性的集中體現,普惠金融連著群眾的生活和企業的生產。中行山西省分行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將普惠金融產品送至工地廠房、田間地頭、百姓家中,不斷提高社會民生、小微企業的金融服務可得性和便利性。
中行山西省分行不斷完善“敢貸愿貸能貸會貸”長效機制,因地制宜打造特色化融資產品,創新研發“晉創谷貸”“藥材貸”“冬棗貸”等一系列專屬普惠金融產品,全面構建綜合化、個性化的金融服務體系,切實解決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的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同時,中行山西省分行還充分利用“惠如愿”普惠金融綜合服務APP,實現與客戶面對面溝通,為縣域尤其是偏遠地區的農村客戶搭建線上普惠金融信貸服務渠道。截至目前,中行山西省分行普惠金融貸款較年初新增超百億元,增速達44.07%,以實際行動彰顯國有大行擔當。
全面布局 提升養老金融服務
中行山西省分行主動應對人口老齡化對金融服務提出的新挑戰,積極踐行“金融為民”理念,全面布局養老金金融、養老個人金融、養老產業金融三大領域,打造全球化、綜合化、場景化三大優勢,積極構建“金融+”養老服務體系,助力養老金融高質量發展。
數智賦能 強化數字金融發展
近年來,中行山西省分行不斷探索創新“AI+金融”應用場景建設,年均研發特色應用項目40余個,先后推出了云繳費、中銀E貸、中銀智管等“金融+非金融”數字化產品,滿足客戶支付、授信、資金監管等金融產品服務需求。今年以來,累計交易金額達數百億元,實現了“用數據賦能業務,用科技服務客戶”。
未來,中行山西省分行將繼續深入踐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堅定不移做好金融5篇文章,為金融強國建設貢獻力量。
數據來源:中國銀行山西省分行
- 每天都感覺很累、睡不著覺、身體疼痛……一年后,她確診了這種病
- 這樣吃飯的人,患脂肪肝風險大大增加!很多人這樣吃還不自知
- 究竟如何分辨自己是陰虛、陽虛還是陰陽兩虛?中醫教你辨別
- 腰椎間盤突出,解藥就在自己的身體里,滋養氣血,舒緩突出痛楚!
- 馬上停止使用這種醬油,吃得越多,血管或越堵?醫生給出明確答案
- 必看!《蠻好的人生》薛曉舟7天簽100萬,有啥致富門道?
- 福州科創金融服務中心建成投用
-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呼吁各國盡快解決貿易爭端
- 華天酒店2024年財報:營收下滑12.17%,虧損擴大至1.81億
- 藍曉科技:4月24日召開業績說明會,White Oak Capital Partners、Keywise等多家機構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