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生解答:肺癌靶向藥治療,出現皮膚問題怎么辦?


核心提示:靶向藥物被譽為腫瘤治療的精準武器,它通過鎖定癌細胞的特定基因突變靶點,實現高效低毒的抗癌效果。我國每年新發肺癌患者約 106
靶向藥物被譽為腫瘤治療的“精準武器”,它通過鎖定癌細胞的特定基因突變靶點,實現高效低毒的抗癌效果。我國每年新發肺癌患者約 106 萬例(2022年數據),其中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中約 40%-50% 存在驅動基因突變,不吸煙女性肺腺癌患者突變率更高達 70% 。
然而,這份“精準治療”的饋贈常伴隨一類特殊的“煩惱”——皮膚不良反應。約 85% 的靶向藥物治療患者會出現皮膚問題,輕則影響生活質量,重則導致治療中斷。
結合最新發布的《腫瘤靶向藥物治療相關皮膚不良反應患者自我管理的專家共識(2024)》我們來聊一聊如何科學應對這些“煩惱”。
用藥前教育
- 皮膚問題早知道
在精準殺滅腫瘤細胞的同時,也可能像除草劑誤傷花園玫瑰般影響皮膚屏障,由于抑制了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等信號通路,原本 28 天正常代謝周期的角質細胞會提前凋亡,導致皮膚防御力下降約 30%-50% ,猶如失去磚墻結構的堡壘。
以 EGFR 抑制劑如埃克替尼, 60%-80% 患者會在用藥 2 周后面部、前胸出現痤瘡樣皮疹,這種“藥物青春痘”與普通痤瘡不同,它的膿皰基底呈特征性紅斑;而抗血管生成藥物如安羅替尼則易引發手足綜合征,患者手掌腳底會出現類似燙傷的疼痛性脫皮。
建議患者在用藥前主動詢問醫護:“這種藥物最常見的皮膚反應集中在哪些區域(如甲周、頭皮或受壓部位)?早期征兆是瘙癢還是灼熱?”同時仔細閱讀說明書,要特別關注“皮膚毒性”關于丘疹、甲溝炎或毛細血管擴張的具體描述。
此外,病友間的溝通也很幫助,臨床上曾有位使用阿法替尼的患者,通過病友群提前獲知可能發生睫毛異常生長的“睫毛粗壯癥”,當發現睫毛開始卷曲時立即使用嬰兒油護理,成功避免了角膜損傷。
- 哪些患者更容易出現皮膚不良反應呢?
首先,藥物類型是核心的影響因素。
藥物的作用機制不同,皮膚毒性風險也明顯不同。一代 EGFR 抑制劑埃克替尼的皮疹發生率高達 60%-80% ,而三代藥物奧希替尼通過優化靶點選擇性,將這一比例降至 30% 左右;抗血管生成的多靶點藥物如安羅替尼因廣泛抑制血管生成,手足綜合征發生率可達 20%-30% 。
其次,治療強度的調整會放大風險。
當醫生為提高療效而增加劑量(如厄洛替尼從 150mg 增至 300mg )或縮短用藥間隔時,皮膚損傷風險可能翻倍。更讓人頭痛的是聯合治療的“疊加效應”,如果患者同時接受放療(尤其是頭頸部照射)、化療(如紫杉醇)或免疫治療(PD-1抑制劑),皮膚屏障功能受損概率將顯著提升 40%-50% 。
最后,個體差異就像“放大器”,高齡的患者因皮膚修復能力下降,不良反應發生率比年輕患者高1.5倍;原本存在皮膚病(如銀屑病、特應性皮炎)或糖尿病等基礎疾病的患者,因皮膚微循環比較差,可能會提前出現皮損;甚至有些生活習慣也暗藏風險,研究顯示從不防曬的患者光敏性皮炎發生率明顯升高,而焦慮情緒可通過神經免疫通路使瘙癢癥狀加重 30% 。
可見,皮膚不良反應是藥物特性與個體特性共同作用的結果,需要從多方面識別高危人群。
日常護理須知
- 清潔
清潔時水溫要溫和(不超過 40℃ ),嚴重感染時需遵醫囑用無菌水擦洗。控制洗澡頻率(每周 2-3 次),避免使用搓澡巾或堿性香皂,推薦 pH5.5 的氨基酸洗面奶(晚上用一次,早晨清水即可)。洗頭時別用過燙的水,盡量不使用染發劑和發膠;頭皮易出油或長痘的人,可選含酮康唑的藥用洗發水。剃須要“點到為止”,避免拉扯皮膚,剃后也要及時保濕。
- 保濕
保濕是給皮膚穿上“防護衣”。清潔后立刻涂抹潤膚霜,干皮選含凡士林的厚重霜劑(避開面部),油皮用清爽的甘油或尿素乳液。順著毛發方向抹勻,不要來回搓揉。手腳易干燥的人,早晚用尿素霜厚涂指甲周圍防開裂。
- 防曬
防曬就是給皮膚撐起“保護傘”。
①躲陽光:像避開燙手的火爐一樣,上午 10 點到下午 3 點盡量少出門,非要外出時走樹蔭下或打遮陽傘。
②遮嚴實:可以通過戴帽子,墨鏡,穿防曬衣避免紫外線的直射。
③盡量避免使用防曬霜:防曬霜的物理及化學防曬物質可能會刺激皮疹,導致瘙癢,紅腫加重。
- 化妝
治療期間化妝要“能簡則簡”,避開含酒精、香料的化妝品。同時需要注意卸妝,發膠、染發劑這些“化學炸彈”最好都收起來,健康皮膚才是最美的妝容。
- 穿戴
盡量選擇柔軟透氣的衣服。鞋子選寬松透氣的運動款。根據溫度選擇適合的衣物。
- 活動:
居家活動也需要皮膚的防護,洗菜洗碗時戴手套,防止冷水及油漬對皮膚的刺激,少碰燙手鍋具、冰凍食材,擦地刷碗這類反復摩擦的活盡量交給家人。
分級處理原則
- 日常皮膚問題從容應對
皮膚鬧“小脾氣”( 1-2 級反應)時,咱們先別慌,記住“保濕+對癥處理”兩板斧!
輕微干燥起皮?早晚就厚涂含神經酰胺的潤膚霜(手腳肘重點照顧),像給皮膚“穿秋褲”。長幾顆小紅疹?醫生開的藥膏薄涂就行,別擠別抓!若兩周不見好,或疹子變多、癢得睡不著,就要趕緊聯系醫生調整方案。
- 緊急情況尋求幫助
皮膚要是“拉警報”( 3 級及以上),必須立刻停用靶向藥物并就醫!全身大片紅腫、起水皰,或發燒伴隨皮膚潰爛,這可能是重癥藥疹(比如中毒性表皮壞死),耽誤不得!此時別自己抹藥,馬上到醫院皮膚科處理,醫生會通過激素、抗感染治療控制病情。如果用藥后突然全身起風團、呼吸困難,這也許是嚴重過敏的信號,需要馬上打急救電話!
記住:靶向治療期間,皮膚是健康“晴雨表”,該停就停、該治就治,保命比保療程更加重要。
特殊問題處理
除了上面常見的,靶向藥物還會引起一些較罕見的皮膚問題,比如奧希替尼會讓臉頰、手掌泛出古銅色,甚至浮現金錢癬般的灰白斑塊,常被誤認為日曬斑或老年斑。此外“心靈感冒”,皮膚遭殃,患者的情緒對皮膚的影響非常大,比如失眠者易發神經性皮炎(皮膚瘙癢如同螞蟻爬),這時需要身心同治,才能打破“越焦慮越癢,越癢越崩潰”的死循環。
最后,需要特別強調的是,這些皮膚改變與感染性皮膚病不同,既不會接觸傳染給別人,也不會殘留永久性瘢痕。研究表明,通過周到的預防、合理的治療,及靶向藥物的調整大部分皮膚問題都可以得到良好的改善和解決。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