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醫三期治療踝關節扭傷,扭傷后有個“黃金72小時”


核心提示:踝關節扭傷是很多人在生活中都可能遇到的問題,對此,北京中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院康復科分三期治療,從急性期到功能恢復期全程介
踝關節扭傷是很多人在生活中都可能遇到的問題,對此,北京中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院康復科分三期治療,從急性期到功能恢復期全程介入,顯著降低慢性踝不穩發生率。
該科主任秦麗娜介紹,踝關節扭傷屬于中醫“筋傷”范疇,扭傷導致局部氣血運行不暢,發生腫脹、疼痛、僵硬。
扭傷后的“黃金72小時”是急性期,在控制出血的基礎上,結合中醫刺絡放血,有助于消腫止痛、化瘀止血,腫脹明顯者配合超短波治療,進一步消炎消腫。使用火針溫通法,能在24小時內降低急性腫脹。
扭傷后3天至3周進入修復期,此時可以采用芒針透刺技術,選擇位于腳踝左右相對的位置的申脈穴、照海穴,用10厘米的長針透刺,能夠松解深層粘連,讓腳踝更靈活,還可以在針柄上夾電極,增強刺激,調節陰陽平衡。
扭傷三周后進入功能恢復期,除了康復訓練,還可以使用活血化瘀、通絡止痛的中藥泡腳,如血府逐瘀湯,或者艾灸太溪穴,能起到補腎強骨的作用。該科還研制有中藥泡洗方,含透骨草、伸筋草等中藥,促進瘀血吸收,再結合膏摩手法,能夠進一步促進踝關節康復。
“急性期用針刺技術精準消腫脹,修復期針刺、中藥熏洗、支具固定促進韌帶修復,功能期康復訓練聯合中醫治療疊加療效,順應組織愈合的規律,階梯化、個體化治療,體現中醫急則治標、緩則治本的理念。”秦麗娜說。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