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逆流中探外貿新機 專家為浙企多維“支招”


核心提示:浙江是外貿大省,美國是浙江第一大出口市場。連日來,特朗普關稅政策為全球經貿環境增添了新的不確定因素,在這一背景下,如何準
浙江是外貿大省,美國是浙江第一大出口市場。連日來,特朗普關稅政策為全球經貿環境增添了新的不確定因素,在這一背景下,如何準確研判形勢、敏銳洞察機遇、主動應對挑戰,成為浙江亟需面對的戰略命題。
4月13日,“浙里出海”——2025年宏觀形勢報告會在杭州舉辦,旨在搭建一個開放、務實的交流平臺,幫助企業進一步認識形勢、堅定信心、找到出路。


老中醫說:瘦不下來的三個原因,后悔沒早知道,不小心瘦過頭
活動現場。 主辦方 供圖
目前,美國加征高關稅對浙江外貿影響如何?
據了解,浙江省貿促會對1600多家外貿企業進行了調查,多數受訪企業希望通過開拓新興市場來彌補對美出口不足。
活動中,專家學者從全球化視野出發深入剖析國際產業趨勢,解讀最新宏觀形勢動態,為企業提供風險應對建議。
“貿易壁壘擋不住經濟全球化趨勢,全球貿易不是由一個國家來決定的。”浙江省貿促會、省國際商會會長陳建忠認為,全球供應鏈洗牌會引發震動,但也提供了主動重塑供應鏈格局的機會。
他表示,浙企應持續優化供應鏈體系,既要深化多元化布局,著力開拓全球市場,調整市場結構、貿易方式,也要苦練內功,加速國產替代和國內市場開發進程,減少對美市場的依賴。
“只有立足長遠、積極應對,才能在新一輪全球競爭中贏得主動權。”浙商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中國金融學院教授殷劍峰建議,要防范脫鉤風險,也要強化技術創新和自主研發,加速產業升級,重構安全穩定的供應鏈。同時,要減少對單一市場的依賴,以全新發展模式應對復雜多變的國際形勢。
在浙江大學副校長、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黃先海看來,在全球經濟充滿不確定性的背景下,應打造國際區域聯盟,尤其要加強與東盟、歐盟及拉美地區的合作,推動我國盡快發展成為內外貿一體化的消費大國。同時,他認為應通過為企業減稅降負、穩住股市與匯率,并實施降準降息政策,來有效應對外部挑戰。
此外,浙江省貿促會調查結果顯示,美國加征關稅對不同外貿企業產生的影響不同。例如,過分依賴美國市場、產品附加值低、主要以OEM(代工)模式和傳統貿易方式為主、且沒有海外基地的外貿企業遭遇了較大壓力,高附加值且具備不可替代性的出口產品則仍然占有優勢。
活動現場,與會嘉賓不約而同地提到加快新質生產力的重要性。陳建忠表示,危機也是倒逼產業轉型升級的機會,化危為機的關鍵是提高產品附加值和競爭力;殷劍峰也提到,要擁抱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帶來的新機遇;黃先海則認為,可以通過差異化先發創新,率先獲取新一代生產力的國際競爭優勢。
據悉,本次活動是浙江省貿促會推出的“浙里出海”貿促服務專項行動的一項創新內容,今年該機構將舉辦5大系列30多場活動,搭建助企出海橋梁,幫助企業有效應對風險、科學海外布局、開拓多元市場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