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軍、馬云、馬化騰在這里暗中較量
大眾眼里,雷軍、馬云、馬化騰,一個做手機的,一個做淘寶的,一個做QQ微信的,能有什么交集?可是在這個風口,他們三人卻暗中較量,甚至巷戰到底。
大眾眼里,雷軍、馬云、馬化騰,一個做手機的,一個做淘寶的,一個做QQ微信的,能有什么交集?可是在這個風口,他們三人卻暗中較量,甚至巷戰到底。
這個被他們同時看中的風口就是云計算,云已經成為科技產業的下一道分水嶺。
當然,看上這個風口的絕對不止他們三人,相比美國,中國公有云服務市場目前絕對就是過度競爭的市場,強大的選手比比皆是,以至于點名太長,按照“基因”就可以劃分五大類:
一,擁有數據中心和網絡資源的電信運營商和IDC企業。他們基礎設施資源強大,但在云技術能力方面需要與技術型企業合作建云。
二,急待迂回進入中國市場的國際巨頭。由于目前中國政府對國外公有云服務器落地本土等相關規定,國際巨頭們皆沒有理順在中國的業務,唯一進入中國商用的微軟Azure在中國的整體布局也才剛剛開始。
三,靠技術創新獲得資本市場青睞的初創企業。這些企業技術實力突出,但公有云IaaS層面需要前期重資產投入,他們需要借助IDC資源以緩解資金壓力,也需要有強大的客戶或后續資金持續支持,長期看變數頗多。
四,服務器基礎設施出身的IT巨頭。以私有云為主,盡管華為云、聯想云近一年開始染指公有云市場,但尚處于布局階段。
五,擁有數據中心資源、客戶資源和技術實力的互聯網“富二代”們。
眾所周知,BAT中的百度將重點投入人工智能,因此只有阿里和騰訊大規模推出了公有云服務。金山云則由于戰略投資世紀互聯(中國最大的獨立IDC)而獲得足夠規模的基礎設施資源,與BAT比肩。此外,阿里云和騰訊云長期服務集團旗下業務,同理,金山云屬于雷軍系主要企業,服務小米以及雷軍系旗下企業,KAT三家不僅有自身“客戶”支撐,也因此積累了技術和運營經驗,再加上足夠規模的數據中心資源,被業界一路看好。
如此看來,在互聯網市場,中國有BAT(百度、阿里、騰訊);而在公有云市場,就可以演繹為KAT(金山、阿里、騰訊)。這三家態勢對比如何?
盡管在公有云的投入初期基本無法盈利,以上企業也均為單獨公布公有云的業績,但是,如果也有魔力四象限來勾勒中國市場的公有云企業版圖的話,在領導象限中恐怕必有KAT,即雷軍的金山云、馬云的阿里云、馬化騰的騰訊云。
在沒有實際業績數字支持的情況下,一般從三方面來判斷公有云的實力:規模、技術和運營,也能反映企業的未來戰略布局。
一,規模是一切的基礎
資源是公有云IaaS的基礎,資源也是一場圈地運動。
從本質來看,公有云就是靠售賣資源和技術服務為客戶提供價值。這意味著不是大型企業很難擁有優質的資源。以中國寬帶網絡資源為例,中國網絡南北割裂,三大運營商各自為政,在解決網絡互聯互通的問題上,中國目前為止,也只有少數幾家企業具備自建BDP的能力。
其次是IDC資源,中國目前IDC資源分布有一個很明顯的現象,北上廣才有最好的IDC,包括最好的設施,最好的管理。而這些地方所有的IDC資源都是供不應求,只有超大型的企業,才能夠以合理的價格獲取緊俏的資源。如果不是一個超大型的企業,也很難進行上下游的資源整合,在談判權上也不會占有優勢地位,這樣就很難為用戶提供質優低價的服務。
那么,KAT都是如何進行資源部署的呢?
金山云(K):金山云目前估值6億美元,也是僅次于阿里云的中國第二大公有云企業。去年1.72億美元持股世紀互聯11.6%的股份,就是為了獲取優質資源。此外,近日世紀互聯宣布獲得私有云邀約,更有傳金山會借此收購世紀互聯。如今,金山云已經擁有比肩BAT數萬臺服務器規模的數據中心資源。作為中國最大獨立IDC,世紀互聯在全國部署了10個以上獨立機房,在40余個城市運營管理80多個數據中心,擁有超過14000個機柜及400余個網絡節點。
阿里云(A):阿里自建數據中心,是所有企業中自建數據中心規模最大,勢頭最猛的。其張北云計算基地二期近日宣布開工建設,將成為北方地區重要支撐。此外,阿里不僅在北京、青島、杭州、硅谷等地自建數據中心,自去年赴美上市后一心布局全球市場,還計劃在歐洲、新加坡、日本和迪拜等地建立數據中心,最快年底前投入營運。
騰訊云(T):騰訊自建數據中心,其在天津濱海建設了亞洲最大的數據中心,且一二號數據中心已經滿負荷運營,三號數據中心正在迅速擴充,且全部采用先進的互聯網定制的整機柜設備。近日,騰訊又在重慶開工建設其中國中西部地區首個云計算數據中心,該項目總投資30億元,建成后將形成10萬臺服務器的計算能力。
二,技術需要規模驗證
云服務其實包括軟硬件兩個層面,硬件需要資源優勢,軟件則需要技術優勢。技術領域約定俗成的一個規律便是:10倍的規模帶來架構的變更,因此規模的不斷提升會帶來架構不斷的迭代,技術積淀也來源于規模的提升。因此,也只有超大型企業才可能為技術工程人員提供超大規模的應用場景術去驗證技術的迭代更新,從而衍生出這種成熟、穩定、高品質的云服務,這是核心。這種一環扣一環的邏輯,恐怕正是強者越強的道理。
作為私有的云技術,在IaaS層面就是計算+存儲+網絡,這里很難一一去剖析KAT三家的技術實力,但從規模也可進行側面比對。
金山云(K):由于服務小米等雷軍系企業,作為中國最大的云存儲企業,金山云在存儲規模和量級上來看已經達到與臉譜、谷歌等企業同等的世界級水平。目前,金山云裝機容量在200PB左右,每天的新增上傳量峰值超過700個TB,意味在穩定性、性能、數據安全性做到了目前行業的領先水平。從計算規模看,金山云國內一流的游戲云服務商,其高性能云主機從公開評測數據看都在行業領先,從用戶規模上也進行了技術驗證。
阿里云(A):阿里作為中國最早開始進行公有云部署的企業,如今各項技術服務大部分已經可以和全球排名第一的亞馬遜AWS進行對標。截至2014年6月,阿里云服務的客戶數超過140萬,遍布互聯網、移動APP、音視頻、游戲、電商等各個領域。此外,其核心技術飛天平臺近日還中標海關千萬元大單,得到了部分傳統行業標志性企業的肯定。
騰訊云(T):騰訊一直追求連接,為此,騰訊云的微信云服務是展現技術實力的一大特色平臺。騰訊云有遍布全國的網絡架構,機房的規模,CDN內容分發網絡,外網接入技術,自主研發存儲技術,虛擬資源熱遷移等,也一一與亞馬遜AWS大部分技術服務對標。此外,騰訊自有游戲占據游戲市場半壁江山,作為最大的游戲云服務商,性能和穩定性必須經過嚴格驗證。
三,運營需要客戶驗證
運營能力與技術實力的比較較為類似。需要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由于KAT都與亞馬遜AWS一樣出身集團自家對云的強烈需求,因此自身業務的規模、性能、穩定性和成熟性可以說明問題。這里需要強調的是,云在各個行業的運營皆有壁壘,因此除了用戶自身技術實力較強的移動互聯網行業,如果需要突破其他行業,生態體系的布局和各個行業標志性客戶的認可可以作為重要指標,從某種意義上說這也是一種行業圈地行為。
金山云(K):除了在游戲行業的深耕之外,今年將布局智能硬件、移動互聯網等風口。而在慢熱但市場巨大的傳統行業中,金山云近日攜手北大醫信金山云合作開創醫療云的全新格局。據悉,北大醫信覆蓋全國的500多所醫院,這意味著它們都將摒棄自建的傳統而使用云服務,不僅基礎架構IaaS層是“金山醫云”,且應用軟件也是北大醫信的SaaS云模式。作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民醫院系統,還將對全國整個醫院體系產生胡蝶效應。這也打開了金山云在傳統行業的布局。
阿里云(A):阿里云服務的客戶數140萬基本集中在移動互聯網領域。不過從2013年起,針對風險最為敏感的金融機構,阿里云還專門搭建了金融云,其自身的互聯網金融銀行也首當其沖采用阿里云。此外,阿里云飛天平臺中標海關千萬元大單也是標志性事件,打開了阿里云在其他行業的布局。
騰訊云(T):除了在游戲行業依舊占據優勢地位外,騰訊云近日還開啟了“云+計劃”,欲打造國內第一大云生態圈,并與真格基金、創新工場、深創投、凱鵬華盈共同發布“云+眾創”計劃,將提供1億元的扶持資金,對創業者的扶持周期長達2年,這是迄今為止,云計算領域力度最大的一次創業云扶持。可見,騰訊云正在廣泛撒網,在行業合作方面,去年與IBM咨詢服務部的戰略合作也展示了騰訊云向傳統行業拓展的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