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出這一步之前,他們是武鋼職工;之后,則將是化工區的“協警”。
雖然武鋼解釋,這些人的“武鋼身份不變”,但是并不諱言,他們是富余員工。
與多年前黯然下崗的工人不同,武鋼新任董事長、黨委書記馬國強率其他高管親自為45人送行。而就在這群職工“被送行”的11天前,執掌武鋼帥印10余年的原一把手鄧崎琳被宣布落馬。
無論是鄧崎琳時代的擴張和掙扎,還是今天的送行和道別,都難掩這位共和國的“鋼鐵長子”的重重漩渦,卷入其中的,不僅僅是鋼鐵、市場和利潤,還有人。
“被轉型”
首批“轉型”的45名職工大部分是武鋼子公司重工集團生產一線的機床工、造型工、焊工等,最大的52歲,最小的32歲。
政知局(微信ID:bqzhengzhiju)小編獲知,他們的轉型實屬無奈,產線合同量不夠。
然而這樣的“被轉型”只是個開始。根據國資委的要求,今年武鋼要全面系統開展虧損治理工作,對長期虧損、扭虧無望的企業,要堅決退出、關停轉型;對繼續發展的企業,要確保3年內扭虧為盈。
武鋼官網說,重工集團關停并轉持續虧損、扭虧無望的單元和產線,大幅度精簡職工隊伍,產生了不少富余職工。媒體報道,首批“武鋼協警”工作的武漢化學工業區,未來就將陸續為重工集團提供協警、保安和物業等300余個崗位。
雖然保留“武鋼身份”不變,但武鋼內部人士告訴政知局(微信ID:bqzhengzhiju)小編,他們認為這就是“變相裁員”,會有更多“武鋼人”變為“武鋼協警”、“武鋼保安”、“武鋼物業”。
老武鋼人多是感嘆今非昔比。50多年前,身穿武鋼工作服從青山走到漢口,一路上都是羨慕的目光。
昔日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