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幸福都市考核指標調整 配合空氣質量新標準
95%的比例是按舊標準設置的
在《關于調整幸福都市考核指標體系及相關辦法的意見(征求意見稿)》上,快報記者注意到,“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這一指標擬由原來的95%下降至80%。
據了解,調整的主要原因是,南京從去年開始采用空氣質量新標準,而95%的比例是按照舊標準設置的。
與舊標準相比,新標準增加了PM2.5、一氧化氮和臭氧三項指標,每項指標濃度指數也更加嚴格。
“80%的目標其實挺高的。”與會的一位官員稱,南京去年年底定下的2014年藍天目標是,空氣質量達到二級標準(即良好)天數比例不低于60%,即全年空氣污染天數不超過146天。
此次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調整為80%,遠高于南京今年的藍天目標。
逐步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
交通擁堵、環境污染……說起南京的“大城市病”,省委常委、南京市委書記楊衛澤坦言,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社會建設工作不足。“主要是基本公共服務不均等。”
“比如交通擁堵,說到底就是人口布局不均勻,配套基礎設施不到位。”楊衛澤指出,最明顯的一個例子,就是好的醫院和學校都集中在玄武區和鼓樓區。
據悉,現階段,南京的城鎮化率已突破80%。不過,楊衛澤坦言,城鎮化的質量和效率并不高,突出表現在三大差距上,即農村與城市的差距,江北與江南的差距,外地人口與本地人口的差距。
他舉例說,在南京818萬人口中,有176萬外來人口,大部分是農民工。據調查,這部分農民工僅有1%享有政府提供的廉租房、公租房和政策性保障住房,有55%的人選擇讓子女在老家讀書,有超過70%的農民工選擇回到戶籍地養老。“造成這種問題的根源,主要是農民工無法享受到基本公共服務,難以在城市立足。”
他表示,今后在公共服務領域,要加快縮小三大差距,逐步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
逐步取消對城區街道的經濟指標考核
快報記者了解到,2011年南京在全國率先取消鎮村GDP考核,更多強調民生、生態和科技創業創新。不過,楊衛澤坦言,社會建設在實際工作中被“弱化”的現象還時有存在,如部分區的街鎮考核體系,經濟指標依然占據主導。
楊衛澤強調,當前,要逐步取消對城區街道的經濟指標考核,強化公共服務、社會服務管理職能,下放服務職能,促進社會服務合理化。激發社會活力,充分調動公眾力量參與社會建設。他要求,盡快出臺政府購買公共服務的相關政策,擴大擇優購買公共服務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