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飆漲的房價作用下,北京、上海、深圳部分購房者正面臨著“被豪宅”的尷尬,目前京滬深三地500萬元以上的房源均已經超過三成,500萬元的住房已經不能再稱之為“豪宅”。
據中新網報道,知名房產租售服務平臺“安居客”最新發布的全國主要城市房源數據報告指出,上海、北京、深圳三地,眼下價格達500萬元以上的房源占比分別達到36.6%、39.7%和31.1%。而去年同期,這一數據分別是28.7%、29.9%、24.5%。越來越多的住宅價格已越過500萬元大關,并逐漸成為市場主流。
其中以北京為例,在2016年商品房住宅成交中,平均單套價格已經高達523.2萬。購房的門檻已經高達500萬,相比2015年的379萬上漲了38%,市場高端化趨勢持續升級。從2016年的1411億總商品房住宅成交額看,其中1000萬+的部分占比已經達到了588.5億,占北京全市成交的比例已經高達41.7%,但,2015年這一比重只有28%。如果單看看2016年三季度的,7月份,單月成交金額五環內已經達到了1031萬。
數據來源:中原地產
上述報告顯示,在過去3年里,北京、上海、深圳三城市的單價“10萬元+”樓盤數量已增加10余倍。截至2016年7月底,上海單價超過10萬元/平方米的樓盤(含新房、二手房)數量與2013年7月相比,增幅多達12倍;北京的數量雖然位居其次,但增幅更驚人,與2013年相比增加近13倍之多;深圳10萬元/平方米以上的樓盤數量與3年前相比也增長了7倍。
據分析,近兩年房地產政策和信貸政策的持續寬松,為高端改善型需求和投資型需求的集中入市創造了良好條件,使得一線豪宅市場出現連續四個季度的加速發展的局面,換言之,為期一年多的火爆成交量消化了大量的購房需求。
持續放大的成交量,反映出購房需求的持續入場,從而不斷推高豪宅的成交單價,致使成交總價不斷提升,導致如今一部分置業需求轉向場外觀望。預計三季度,一線豪宅市場總體仍將保持高位盤整的態勢。